随机推荐:柳叶追风刀 如何攀折天之骄子 五皇子的逆袭之路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我穿越回去打鬼子 这太监无敌了 月宫有兔 开局剧透明史,可这里是大汉啊!
朱元璋将军权一分为二:统兵权归属五军都督府,调兵权归属兵部。以文制武,文官发号施令,武官带兵打仗。
卫所士兵平时在属地屯田,战时朝廷军令一下,各地卫所集合成军,皇帝指派五军都督府的武将为总兵官,带兵出征。
待到战事结束,卫所士兵各回原卫,继续屯田,而武将上交将印,回到五军都督府。如此,将不专军,军无私将,杜绝了武将带兵叛乱的可能。
除切割军权外,朱元璋对各地的军官也加强了监视,他不仅在各个部队中派遣义子监军,还派遣特务人员暗中监视。
为防将领与公侯串联,洪武五年朱元璋还特地颁布军律,禁止卫所的将领接受公侯赠与的财物,禁止卫所的将领在非战争时期出入公侯的府邸。
而且,如果公侯没有皇帝的特旨,不得私自差使卫所的将领与士兵。公侯违反军律,三犯准免死一次(免死权限减少一次);将领与士兵三犯发海南充军。
为防功勋将领造反,朱元璋以护卫安全的名义,赐予有大功的公侯功臣一支卫队。卫队有一百一十二人,设百户一人统率,颁有铁册,子孙世袭,称为奴军,也称铁册军。
铁册军听命于皇帝,需要将功臣的一言一行上报。如果功臣有反常的举动,那么朱元璋的屠刀便要挥舞过来了。
在作战时,尽管前方有统率大军的将领,但是具体进行战略决策的还是处在后方的朱元璋。
身处皇宫的朱元璋利用前方情报、军事经验决定前方的战术指挥,不给到前方将领任何的自主权力。说实话,要不是因为明军的对手太菜,这样打仗难免不会失败的。
即使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将领,比如徐达、李文忠,也是如此被桎梏的,没有半点的军事自主权。朱元璋就像一个守财奴一般,牢牢地将军权握在手里。
当然,由于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前方将领有一点点的临场变通权,但是不多。如果出事的话,前方将领还要被问责。
此外,明军对于俘虏的态度就是屠杀干净,坚持“没有俘虏,没有麻烦”的方针。比如,朱元璋在龙凤十一年十一月五日的令旨:
“吴王亲笔,差内使朱明前往军中,说与大将军左相国徐达、副将军平章常遇春知会:十一月初四日捷音至京城,知军中获寇军及首目人等陆万余众。
然而俘获甚众,难为囚禁,令差人前去,教你每军中,将张(士诚)军精锐勇猛的留一二万,若系不堪任用之徒,就军中暗地去除了当,不必解来。但是大头目,一名名解来。”
十二年三月,朱元璋还严厉责备徐达杀俘虏杀得少:“吴王令旨,说与总兵官徐达,攻破高邮之时,城中杀死小军数多,头目不曾杀一名。
今军到淮安,若系便降,系是泗州头目青幡黄旗招诱之力,不是你的功劳。如是三月已里,淮安未下,你不杀人的缘故,自说将来!依奉施行者。”
不仅杀俘虏,有时还将投降的头目一起杀了。之所以杀俘虏,一方面是因为减少军队的供养负担,另一方面是消除未来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