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废土:新的曙光 穿成顶级治愈向导,大佬们求贴贴 快穿黑心莲:恶毒女配撩疯了 绑定万界超市系统,我狂赚亿点点 救命,全世界都跟我抢人! 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 全民求生:女神求着进我家干苦力 末世之全世界就我没重生
就在段增一行人离开后的当天晚上,太尉府中,房舍内灯火通明。
董卓盘膝坐在床榻上,正要歇息,这时忽然有人进来禀报说,长史刘艾求见。
董卓耐着性子,命人将刘艾招进来。
一番行礼问候后,董卓沉声问道:“长史连夜前来,不知可有要事?”
刘艾原本乃是陕县县令,董卓率军经过当地时,他主动投入董卓麾下,受到董卓的重用,如今被任命为长史,乃是董卓的亲信之人。
这两天何太后下葬,他正好代表董卓前去参加会葬,不在洛阳;直到刚才返回后,一听说段增已经离开洛阳,顿时前来觐见董卓。
“太人,属下听闻朝廷已经诏命振威将军段增统兵征讨白波贼与南匈奴,不知可有此事?”
“不错,白波贼与南匈奴肆虐河东郡,需要有良将前往弹压,段叔益愿意担负此职,整合某意。怎么,你可是觉得此事有问题?”董卓眯着眼问道。
“当然有问题!”刘艾面色一变,连忙劝道:“大人,段叔益这段时间里对大人您的拉拢一直不冷不热,而他又素来与袁绍、曹操等人交好;某只怕他此去河东郡后,便不复为朝廷效力了!”
董卓闻言眉头一皱,不以为然道:“元载言过其实了,段叔益与某都为凉州人,且与老夫有旧,昔日并力讨伐西凉叛逆,颇有一番交情;如今老夫执掌大权,又提拔他为将军,如此礼遇,他岂会叛我?”
“唉,我的老大人,若说他母亲等人离开洛阳,那还可以解释为担心洛阳有大变,所以提前做好防备;但他的夫人和妾室离开洛阳,这可是前不久才发生的事情。若是段增真的与您一条心,那他为何这么急着将家人都送走?”
董卓听了迟疑不语,他之前没有在这方面多想,但现在被刘艾这么一提醒,也逐渐醒悟过来,这其中或许真有些问题。
但他还是问道:“但段叔益此人的老师还有族叔都在老夫麾下效力,想来他到了河东郡后,即便不愿帮助老夫,但也不至于起兵反对某吧?”
刘艾沉声道:“这可未必,且不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段叔益未必就会太在意他的老师和族叔;即便他真的在意,大人您又能如何?到时候若段增真的起兵,您难道真的要杀掉伯喈先生或者段中郎吗?”
董卓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的确,不管是蔡邕还是段煨,与他的关系都很深,其中段煨乃是追随他多年的亲信部将;他麾下一共只有四个中郎将,段煨就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他对段煨的器重。
即便段增真的起兵造反,他也不会对段煨下手,因为他若是那样做的话,很可能让麾下将士离心离德。
同样的,蔡邕乃是董卓极为敬重之人,而且乃海内名望,当世大儒,他就更不好直接下手了。
这么算来,段增若是起兵造反的话,董卓还真没有太多手段应对。
刘艾接着道:“大人,段增此人极擅用兵,若是他到了河东郡后,立即招揽旧部起兵,只怕终会成为大人心腹大患,这一点不可不防!”
董卓点了点头,沉声道:“元载所言甚是,老夫今日的决定的确是有些欠妥;来人,传老夫将令,立即派人去把段增等人截下来,就说老夫已经决意让他改任其他官职。”
刚刚被传唤进来的侍从连忙将他的命令传达下去。
当天晚上,一队传讯的骑兵便连夜出发前往孟津港,希望能将段增等人截住;可惜,他们的行动早已经迟了。
……
孟津港内。
连绵的火把照耀着黄河河面,河面上风浪很急,冰冷的北风吹在人脸上,如同刀子一般刮得生疼。
站立在船头上,望着远处那道越来越远的身影,段增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来。
经过几个时辰的飞奔,他们一行人马不停蹄的赶到了这里,然后他立即前去拜见了贾诩,将自己的打算都开诚布公的向其坦诚,并且同样向贾诩发出了邀请。
这两年,贾诩离开凉州后,又回到洛阳任职;等到前不久董卓入洛阳,他因为是凉州人,所以被董卓任命为平津都尉,专门负责镇守孟津港这个要地,以防有敌人从河内郡渡河进攻洛阳。
这个的任命对于贾诩这样的大才来说显然有些低了,不过与荀攸不同是,贾诩却拒绝了段增的邀请,甚至在段增还未将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之前,他便微笑不语的看着段增,目光中流露出了明显的拒绝之意。
眼见如此,段增也就明白,现在的时机依旧没有成熟,所以他也只好将自己没有说完的话又吞了下去,转而与贾诩叙了一番旧。
等到港内的士卒们将渡河的船只都准备好后,段增便与贾诩告别,直接登船渡河。
望着远处渐行渐远的身影,段增心中说不感到失望是不可能的,不过他也知道要想折服贾诩这人本来就是很难的事情。
荀攸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他身旁,低声道:“主公,文和乃是当世大才,可惜却不愿为主公效力,实在有些可惜啊!”
“是啊,的确很可惜。”段增皱着眉头,随即又舒展开,笑着道:“不过有公达愿意相助与某,某已经很满足了,岂能奢侈更多?”
荀攸闻言摇头道:“不然,主公心怀远大,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光靠现在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招揽更多贤才方可,主公岂能感到满足?”
荀攸虽说主要的才能都集中在战术方面,是个战场上的战术大师,不过在其他方面的才能也并不逊色多少。
他知道,段增如今手中虽然连自己的地盘都没有,不过他却相信,以段增的能耐,加上他手握的万余精兵,要得到一块稳固的地盘乃是迟早的事情。
而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和事业的发展,到时候就需要更多的贤才来帮他治理才行。
段增心中一动,沉声道:“公达所言甚是,某刚刚倒是失言了。对了,公达出身颍川荀氏,而颍川自古人杰地灵,名士辈出,不知公达可否帮某举荐几位?尤其是文若兄,某更是钦佩已久,若是能得文若兄辅佐,大事成矣!”
荀家人里最为有名的自然要数荀彧,若是能有这位杰出的战略家辅佐,对段增的意义将更在荀攸之上。
所以,哪怕只是抱着万一的希望,段增也向荀攸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荀攸苦笑一声道:“恐怕要让主公失望了,前不久某收到了文若的来信,他告诉我说,他打算将族亲都迁到冀州去。冀州牧韩馥已经派人前往颍川。”
段增听了心中一沉,看来他还是迟到了一步。
历史上荀彧在意识到天下将乱后,便将家人迁移到冀州,托庇到同郡人韩馥的麾下;后来韩馥被袁绍取代,荀彧自然也就投靠了袁绍。
袁绍见荀彧来,立即待之为上宾;荀彧的弟弟荀谌和同郡人辛评、郭图等人都在袁绍麾下效力。
不过,经过一番接触后,荀彧却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所以最终离开了袁绍,选择了曹操。
“如今看来,只怕荀彧最终还是要像历史上那样选择曹操啊!”段增心中想着。
这时,荀攸又道:“主公,若要某推荐贤才,某还真有几位贤才要向您推荐。”
“哦,还请公达明言!”段增顿时来了兴趣。
荀攸沉声道:“主公,某要推荐的第一位贤才,便是钟繇、钟元常。此人如盛德君子,容貌若愚,但其尤擅治理一方,乃是足以独当一面的贤才,主公切不可失之!”
当初荀攸决定出山负责段增平定韩遂等人时,钟繇就曾和他戏言过,说是将来可别忘了向朝廷举荐他;如今虽说朝廷一片大乱,但荀攸却一直记得昔日之言。
如今有了机会,他便第一时间向段增举荐钟繇。
段增闻言欣然笑道:“元常之能,某早有耳闻,就算公达不举荐,某也要派人相邀。不过既然是公达举荐的,不如就由公达与某各写一封信给元常邀其出仕如何?”
“善!”荀攸没有多想便点头同意了。
“不知除了元常,公达还有何人想要举荐?”段增接着问道。
荀攸沉声道:“除元常外,某所要举荐之人还有一人,名为华歆,某担任尚书时,此人乃是尚书郎;其人才华出众,尤其擅长内政,主公宜将其招揽至麾下。”
段增笑着点了点头道:“华子鱼昔日与公达、公业、伯求等人一同受大将军的征召前来大将军府效力,那时候某与华子鱼也多有交情。”
其实,在洛阳担任下军校尉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段增也并不是什么事都没做,他深知洛阳乃是整个天下的中心,各地贤才都汇聚在此,这样的结交贤才的好机会段增自然不会错过。
虽说受限于条件,那些贤才他都没有立即招揽至麾下,不过却与他们有了一定的交情,等到将来再去招揽他们时,定然会事半功倍。
接下来,荀攸又推荐了四人,分别是颍川陈群、杜袭、辛毗、赵俨四人,他们被并称为颍川四大名士,乃是颍川郡年轻一辈中最为杰出的贤才,如今年龄才二十岁出头,但在颍川郡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望。
这四个名字中,段增最为熟悉的自然是后来创立了九品中正制的陈群,可以说此人完全改变了后世的历史,对历史的影响力之大,整个三国时期都罕有人能比。
严格来说,九品中正制其实本身不坏,其初衷也是很好的,只不过时日久了后,却造成了世家林立、门阀并起的后果,这一点却是陈群没有预料到的。
而赵俨、杜袭、辛毗三人的名声相比于陈群要小了许多,不过能与陈群比肩之人,又岂是凡俗之辈?
所以听到荀攸举荐这四人后,段增也欣然点头。
接着,段增忽然想起一个人来,连忙向荀攸打听道:“公达,某听说颍川郡有位贤才,名为郭嘉,字奉孝,年岁不大,也就二十岁左右,出身寒门,其才策谋略,乃世之奇士。不知公达可听说过此人?”
“郭嘉,郭奉孝?”荀攸闻言却是皱眉起来,回忆了许久,最终还是摇头道:“主公,某倒是没听过此人的名号。敢问主公是从何处得知此人的?”
段增听了顿时有些失望。
若说三国时期的杰出人才,郭嘉的名望绝对属于最为顶尖的那一批人,光是“鬼才”这个称号,就足以表明其人杰出的谋略,可以说为曹操的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段增记得史书中有记载说,郭嘉年轻时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
他原本还觉得荀攸作为颍川名士,或许会认识郭嘉,若是能将郭嘉也挖到自己麾下来那就太好了,可惜如今看来,他还是有些想得太好了。
段增勉强笑道:“某也只是无意中听说此人是为大贤,可惜缘悭一面!”
荀攸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天下贤才众多,光是颍川郡的贤才就有不少,有某不认识的也很正常。而且,这些年某不是在主公麾下效力,就是在洛阳任职,对于颍川名士却是所知不多。可惜文若不在,否则他应该能推荐更多贤才。”
听他提起荀彧,段增心中也有些渴求。
可惜,既然荀彧已经前往冀州了,那么若是没有意外的话,最终他应该还是会投入曹操麾下。
……
渡过黄河后,一行人便抵达河内郡。
到了这里后,他们基本上就已经脱离了董卓的控制范围;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是一路疾行,向河东郡赶去。
事实上段增的担忧并非多余,就在不久后,一支两百多人的骑兵就追击到了这里,正是董卓派来要招段增他们回去的。
十月底,连续赶路三天后,段增一行人终于翻越王屋山,进入河东郡境内,并与庞德亲自率领的两千骑兵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