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重生古代灾荒年: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 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撩乱逐春生 相敬如冰 扶鸾 替嫁高门后死遁了
“感觉怎么样?”出了议事堂,来到自己的书房之中,刘备脸上带着笑意对诸葛亮问道。
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参加重大事项的会议,虽然年龄还小,只是以旁观者和学习者的身份坐在角落,但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来说,能够进入到这样的场合,已经是极其了不得的事情了。
纵观历史,愿意这样培养年轻人、能够这样培养年轻人的,也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燕国慕容家了。
慕容家族通过培养慕容恪、慕容垂这两个年轻人,获取了远远超过成本的收益,刘备认为诸葛亮的才能远在这两人之上,所以他从来到邺城的第一天起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让诸葛亮尽早地接触到更高层次的领域,尽可能多地从别人身上汲取经验。
对于天才来说,年龄决不应该成为阻碍他们发展的因素。
“大开眼界。”诸葛亮笑着答道,他是个聪明人,从旁人惊讶且羡慕的目光中就能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心中充满了对刘备这个老师的感激之情,此时回答得恭恭敬敬,态度极其诚恳,“只是这么多人七嘴八舌,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总觉得有些失了体统。”
刘备不禁笑了起来。
能够提出这种意见,并不是因为诸葛亮假清高,而是当时的气氛在旁人看来确实有些不符合讨论者的身份:沮授和郭嘉因为对粮草运输损耗的不同计算方式起了争执,关羽和黄忠为了出动多少人马可以确保拿下河内而吹胡子瞪眼,公认用兵巧变的张合则是扮演起了张杨一方,跟其余众人探讨起了可能会遭遇到的各种困难。
总之,这一场会议跟诸葛亮憧憬中高冠鹤氅、手执羽扇、谈笑风生的场景相差太大,连平日里文质彬彬的沮授郭嘉等人都丝毫不顾及形象,为了一个数字争执不休,一切的一切,都显得有些虚幻。
“以后你就会习惯的,大家商量的可是关系到数万将士性命、数十万石粮草消耗、数百里疆域归属的大事,现在吵得激烈一些,总比打了败仗之后再吵架要好得多吧?”刘备笑着说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不解,“先生前段时日熬了好几个晚上,明明已经做出了一份针对并州和河内的计划,今天为什么不拿出来讨论,如果合理就直接照做好了,反而要让大家各抒己见,自己却不发表看法呢?”
“经过刚才的讨论,他们确定的大方向与为师并没有什么区别,很多细节更是为师没有想到的,这是好事啊。”刘备继续笑着回答道:“自己的想法和其他才智之士的想法不谋而合,这应该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而不是令人沮丧,觉得自己白费了心思。”
虽然对自己的老师充满敬佩,但刘备这句话,还是让诸葛亮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解和不认同的表情,在他看来,一个成功的集体就应该各司其职,有大局观的人负责指引方向、聪明人负责出谋划策、能干的人负责处理具体事宜、勇武之人负责冲锋陷阵。
大家各自把各自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这个集体不就能发挥全部的能力了吗?
经过一个中午的思考,日头偏西的时候,诸葛亮还是觉得心中充满疑惑,于是他找到刘备,将自己的不解说了出来。
看着诸葛亮因为苦恼而皱起的每天,刘备反而笑了。
原来再厉害的天才也是要被年龄和见识局限,也会有烦恼的时候啊。
“在一个单独的、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你对集体的设想无疑是正确的,最能发挥效力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绝不可能只在一个集体中发挥作用,这一点是怎样也无法绕开的。”刘备端坐在书桌之前,在白纸上粗略地画了几个圈,又分别用线段将其连接起来,“我们用当今的朝廷结构来说,朝廷的最高统治者是天子,天子下来是三公九卿,在这个小圈子里,天子是主导者、三公九卿是执行者;然而到了他们各自处理政务的圈子里,这三公九卿又成了主导者,下属们是执行者,每个人在不同的圈子里都会有不同的地位和身份,这个你能理解吧?”
诸葛亮眼前一亮,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一丝脉络。
“今天坐在议事堂中的文武官员们是为师的下属不假,但他们同时也是位高权重,掌握着我方各条命脉的重要人物,同样有一大批下属需要他们的领导和指引,如果为师把什么动脑的事情都做了,不让他们思考、只让他们去执行,长此以往,他们难免会荒废主持事务的能力,那么我方的整个行政班子就要变得迟钝、暮气沉沉,什么事都得等着上面的命令和指示。”刘备盯着诸葛亮的双眼,口中不住地说着。
在原本的历史中,诸葛亮的才干和忠诚都无可挑剔,在各个方面都堪称楷模,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他鞠躬尽瘁,把所有的责任和重担都抗在自己肩上,给所有人头顶上支起了遮风挡雨的大伞。
什么方面都比其他人强,所以诸葛亮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放心交给别人,都想自己去做,然后活活把自己累死,其他人失去了长期以来庇护着自己的大伞,变得无所适从。
虽说蜀汉政权在丢失荆州、又经历夷陵之败后损失了大批中青代骨干,诸葛亮把所有事情一肩挑实属无奈之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确实是阻碍了许多人才的发展。
诸葛亮把困难的事情都做完了,其他人只需要按照指示修补边角,没有直面困难的机会、没有试错的机会,怎么可能得到成长?
如今刘备特意让诸葛亮参加这样的会议,让他接触到另一种集体工作的模式,正是希望通过耳濡目染,让诸葛亮不要走上原本的那一条道路。
扭转一个人的做事风格肯定会很困难,但刘备始终坚信,这样做是值得的。
天下无双的诸葛亮,值得他倾注所有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