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诡异你别跑,让我氪个命 转职八臂恶哪吒,校花嘲讽小屁孩 八零悔婚,我改嫁禁欲大少赢麻了 都市极品仙医 灾变降临,我同意了吗? 云养女上司女儿,上司好感度满了 什么?孟婆的阴阳交易馆变许愿池了 意外获得神阳术,却被七个师傅赶下山
人的一生有许多愿望。
我青少年时代的愿望,就是想购买一套《鲁迅全集》阅读,转眼二十多年过去,这个愿望在我人到中年的时候,才得以遂愿。
我最早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在中学的课本里。那时正值文革中期,我才十岁多一些,上小学戴帽子的六年级的初一,和以后七年级的初二及八年级九年级的高中。我现在还记得,那时的中学课本里选了许多鲁迅先生的文章。语文老师讲课中,总爱引用***评价鲁迅先生的那一段著名的话,称赞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使我这个懵懂缺少知识的少年,听得双目放光,对鲁迅先生产生了无比的崇敬。鲁迅先生早在1936年便远行了,我这个新中国建立以后出生的少年,自然没法见到,对他革命家思想家的音容风貌难以领略,但对他杰出文学家写的文章,则日日可读,如那时的中学课本里就选有:《故乡》、《一件小事》、《论“废厄泼赖”可以缓行》、《为了忘却的纪念》、《记刘和珍君》等等。老师课堂讲解时,因受时代局限总要向政治高度上扯,过多强调鲁迅先生革命家思想家的战斗与光辉,而对他文学家的一面,却讲得很少,这是我成年之后逐渐思悟出来的。那时,我课堂作文写得还可以,受过老师的表扬,就对文学作品,当时自然是鲁迅先生的杂文,特别爱读,心里冒出学习鲁迅先生,做文章家的斑斓梦想,其实是不知深浅的泡沫,现在想来很幼稚可笑。
当时,浩劫年月,红旗满天斯文扫地,能读到的书少得可怜,仅有《金光大道》、革命现代京剧、毛主席语录和***选集、恩格斯论劳动在从猿到人中的作用,还有马克思的宏著《资本论》第一卷,但青少年的我读不懂,对剩余价值理论及计算公式,因对数学兴味低,看得脑袋发炸,只觉得马克思写的那一句:资本从它来到世间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剥削工人的肮脏的血汗,非常生动,很有文学性。那时,我们这一代无法读到唐诗宋词与外国名著,哪象现今的初高中生,中外经典堆满书案却没时间去读,一个个埋首宽屏手机,无限兴味地玩电子游戏、发微博短信!
那时的新华书店里,总能见到不少鲁迅先生的著作,都是单行本,如:《彷徨》、《呐喊》、《野草》、《三心集》、《二闲集》、《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等等。我当时上小学戴帽子的初中和两年制的高中,因家里十几口人吃饭生活困难,几元钱的学费常拖欠,父母自然无多余的几角闲钱,给我去买一本课外书,我只能去新华书店里逛逛,饱一饱眼福,浏览一下玻璃柜台里摆放的鲁迅先生著作单行本,印着先生头像的白色封面,有时壮胆叫营业员取出一本来翻阅。营业员见我翻阅的时间长了,总是不满地催促,你要买就快点,不要老是空翻。我衣袋瘪瘪的,没有一分钱的小铅角子,羞惭得很,只得脸红红的脖颈发烫,后背冒出羞涩的汗气,压低喉间上鼓的少年之火,抬起脸来,用清澈而又不满的目光,回刺他一眼,然后才歇下翻书的手指,默默地把玻璃柜台上平摊的书,恋恋不舍地递还。营业员接过书后脸色很难看,那神情总象在说,你这个小孩子!鲁迅的书这样深奥,我们大人读不懂,你还能读懂?那时,我虽然没钱去买,但总被一根无形的丝线牵着,足步不能自已地朝书店里跑,一次次地去浏览玻璃柜台里静静摆放的鲁迅先生著作的单行本。遇到生脸的营业员,我就会再次壮胆,叫他取出一本以前没翻阅过的,从第一页封面翻看到里面的正文,若是营业员相貌和善脾气好,我就得寸进尺,长时间伏在柜台上翻阅,甚至还叫他另换一本。虽然是仓促翻阅,但那时大脑饥渴得厉害,人年青记性好,对翻看过的文章,虽然不能读懂,且有不少生字僻字,但能会过其中的大意,有一个较深的印象。
1974年我已是一名青年,被下放到黄海之滨、海堤脚下的公滩管理所的苇渔场,那里距县城有百里之远。苇渔场原是几十万亩的一大块荒滩碱地,在四周筑了一框约三、四十里长的土坝,坝很宽外坡铺着茅草皮有七八尺高,用粗大的水管,抽上西潮河里的淡水进坝养鱼,洗盐去碱,十年后好改作良田种植水稻棉花。当年,我被分去东南小点看守渔场,那里距场部最远,十分荒僻,成年累月见不到一个人影,更见不到报纸书信!我吃咸水住茅屋睡芭床,日看孤云水鸟,夜听黄海波吟,炎夏海狗(针尖大小虫)叮咬,隆冬碱风劈面。那时人年青身体好,并不觉得多苦,只是精神饥渴得厉害。处于半原始的荒凉环境里,白日悠悠,长夜漫漫,观星数月,非常难熬,逼得我去场部买米称油时,总要溜到排长——当时是半军事化管理,苇渔场是五排,——场长的住室,或会计室,觅找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参考消息,要不到便偷顺几张带回小点。几张报纸哪够饥渴的我,用大脑去吞嚼?一日即可读完!
精神饥渴象目不可见,却又无处不在的海狗,掀起轰轰的浪音,噬痛青春的心灵。我饥渴里生出智慧,便偷叉苇渔场内噬食家鱼苗的害鱼——乌鱼,去几里地外、海堤脚下的另一个知青点去换书看。那个知青点,住着方强农场看护草滩农田的苏州知青,他们下放早,年龄比我大几岁,文化视野比县城知青开阔,我就与同住的另一名知青提着两条乌鱼,去他们那里换了一本碧野先生的散文集,那本书开本小,瘦长,单薄,页数少,不足一百,只有成年人的手掌大。我很快就把这位贬谪荒草滩的美丽湿秀女,用青春男饥睛的紫穗槐干树枝扫完,觉得书里的文字、描写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和劳作的人们,是我从来没见过的,与以前课本里读的课文、鲁迅先生的文章,完全不同,象是另一天地里人写的,比过节吃的红烧肉还香!这本散文书对我的心灵是一大撞击,以致几十年后还留下很深的印象!
僻守苇渔场心灵饥渴,总盼请假回县城找书来读。那时,我有了每月16元的工资,无不良嗜好,不抽烟不饮酒,吃粮很是省俭,每月总能省下几元钱,就在回县城探家时,直奔新华书店,去买鲁迅先生著作的单行本,那时书价低,仅几毛钱一本。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工资低物价低,小米一角二、大米一角四分钱一斤,猪肉仅七毛三分钱一斤,现今高科技电脑时代的人们听了,象天方夜谈。当时,书店里公开卖的文学书籍极少,几乎独见鲁迅先生的著作。两年下来,凡是县城书店柜台里摆放的鲁著单行本,我都买了,计有十几二十本,除前面提到的,还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故事新编》、《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两地书》和鲁迅先生翻译的前苏联小说《毁灭》。这些,我都一本本地读过,有的好文章还读过几遍,给了青年时代的我,很多精神营养和心灵的慰藉。之后,我又读了其他作家的杂文,总觉不如鲁迅先生那样冷峻尖锐、凝重深刻,差了一个档次。
随着年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我对拥有鲁迅先生的单行本不满足,总想买一套完整的《鲁迅全集》来读,但知青回城后,我在商店、工厂谋生,工资不高,吃饭穿衣、成家立业、老屋要拆迁等俗事太多,手头不宽裕,很难遂愿。一晃又十多年过去。1997年,我在县新华书店里见到一套16卷本的《鲁迅全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本,当时定价是580元,比我一个月的工资还高,我只能在柜台上翻看首卷和末卷,细细地摩挲着书面,终因工厂内亏工资低,难以买成。转瞬又是两年,一位北方来的书商,推销出版社积压的库存图书,他从友人处打听到我好读书,径直找到我供职的厂办,递给我一份彩印广告,我见上面有《鲁迅全集》,且能打折让利,就压抑不住早就想买的愿望,当即催他去小旅馆取一套送来,我以七折的优惠价买下。
这套《鲁迅全集》是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的,包装十分精致,外有一个纸箱,内有一只书函,函面贴着墨绿色的绒布,函内分两隔,每隔放三本,计六大本,每本开本787X1092毫米,总计701。3万字,定价980元。封面印着鲁迅先生的手迹,封面左上方影印着鲁迅先生壮年时的半身照,极具神采。这套全集是以1938年蔡元培先生作序的初版本重新印刷,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作序的,极有收藏价值。时光过去二十多年,我从懵懂少知的青少年进入苍桑的中年,才实现这一久想的愿望,不禁感慨万分,心间涌起一阵阵苦涩而又温润的波潮。那日下班,我用自行车把这套新买的《鲁迅全集》运回了家。深夜,我捧着沉甸甸、闪烁深邃思想光芒的《鲁迅全集》,伏案翻看一卷卷的篇目,那些青少年时代读过、久违而又熟悉的篇章,象深秋静躺的冬青树叶,一片片又活转伸展开来,裹携着时光无法拂暗的深沉厚重的芬芳,掠过我中年沉郁多思的心海,向弦月初升星斗渐明的夜穹飞去。
2017年9月21日修改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