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我穿越回去打鬼子 开局剧透明史,可这里是大汉啊! 月宫有兔 偷听心声,你竟敢馋朕的身子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这太监无敌了 柳叶追风刀 五皇子的逆袭之路
55虎落连洼
李团长带领郓梁飞虎团的主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后,来到了连洼湖,这里是无边无际的芦苇荡,港汊星罗,水网密布,时值初秋,苇叶青青,稻谷飘香,鱼虾肥硕,渔民的汽船,木船在湖面上往来不断。
李飞虎同这里的地下党组织及所领导的连洼抗日游击队取得联系。他们介绍说,这芦苇荡里地形十分复杂,没有人带路,外人根本进不来,就是进来也出不去。
李飞虎感到这里是他们存身的好地方,可以在此处建立一个抗日根据地。
连洼游击队的同志告诉李团长等人,在这里行军作战都可以坐船,他们一试,果然很方便,一只汽船能拖十几只木船,河汊四通八达,两边都是芦苇,在岸上看不到里面的情况,十分隐密。日军无人带路,只能在一些主干线上耀武扬威,不敢到河汊里来。李飞虎和诸领导都认为在这里可以好好休整一段时间。
在这里,不但夜间,就是白天也可以活动。有时几条汽船拖着一溜木船,浩浩荡荡,像一支机械化舰队,威风十足。如果遇到日军扫荡,有利时就狠狠打他一下,搞他个措手不及,不利时,就转身躲到芦苇荡,敌人想进去进不去,想打打不着,气得直朝湖里乱放枪,战士们则在一边看热闹。
李飞虎、宋涛、杨青军等带领部下深入到埠村浜中去,宣传抗日,扩大抗日武装,组织抗日团体,工作开展非常顺利。在不长的时间内,周围各乡各县都很快建立起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和妇救会。这些组织都是抗日骨干,他们配合飞虎队反击日军的扫荡,打击和袭扰敌人,传递情报,救护伤病员,十分活跃。飞虎团的活动如鱼得水,进退自如。
深秋来临,芦苇逐渐由青转黄,这引起李飞虎的深深忧虑,如果到了冬天,芦苇一干,敌人点火,火趁风势,风助火威,这茫茫芦苇荡不将是一片灰烬了吗?到那时,放眼望去,一片坦途,清晰可观,哪还有藏身之所?不行,要未雨绸缪,不能临渴而掘井,须召开会议认真讨论一下日后出路、归宿。
李飞虎主持召开了有关人员的会议,会上,他讲出了自己的忧虑。
大家听后,均有同感。
于是大家围绕寻找新的能够长久的根据地,展开热烈讨论。
宋涛走到地图前,看到一座山叫卧虎山,心中一喜说:“我看卧虎山不错,咱们是飞虎团,在这里安营扎寨比较合适。”
李飞虎说:“卧虎山、卧虎山,那是卧着的老虎,咱们可是飞着的老虎,这地方不合适。”
参谋长司徒明说:“咱们共产党不相信迷信,但也讲究一个吉祥如意。我讲一个小故事,在军阀混战时,有一名军官叫于得水,率军来到甜水关,他知晓地名后心中大喜,鱼在甜水里可以生命旺盛,意欲在此处长久驻军,但他抗不住上级的调令,无奈的他只好率军前去甘肃,大家想想看,鱼到了干地方还能好吗?结果,于得水战死在甘肃,他就犯了地名。名字虽然重要,但是地形地貌以及人情更为重要,只要那里丛峦叠峰、地域辽阔,回旋余地大,就是好地方。纵然名字再好,地形地貌地物不适合游击战也不足取。我们不能纸上谈兵,要实地堪察后才知道是不是屯兵之地。”
李飞虎说:“我赞成参谋长的意见,我看咱们应该分头去找,看一看何方适合咱们发展壮大。’’
杨青军说:“只要咱们按照***的指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咱们就能战胜一切敌人。我看咱们不要刻意去找,应该一路走一路找,一路宣传抗日一路撤下火种。”
司徒明反驳说:“咱们这么多人一起行军,目标太大,一旦被敌人发现,调重兵包围,咱们仓促应战,十分不利。咱们要做到有的放矢,先选好地方再搬过去。”
双方各抒己见,都难说服对方,最后通过举手表决,同意边行军边找根据地的两人,同意找到目的地后再转移的五人,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按后一种意见执行。
李飞虎带领一路人马向东北方向寻找,司徒参谋长带一路人马向东南方向寻找,宋涛带一路人马向东寻找,西方被日军扫荡占领,许多地方变成无人区,无法回转。
经营过四五天的辛勤勘察,参谋长一路人马很快回转,他们所到之处已是山区边沿,山体单薄,不益于屯兵打游击。不久,政委一路人马也回归了,所到之处不尽人意。
李飞虎带领的一路人马走走问问,艰苦跋涉数百里路之后,来到一个叫天王山的地方,群峰挺拔,气势雄伟,绵延起伏数百里,山里有许多村庄四面环山,十分阴蔽,可以做指挥部和各连队的驻地。据当地群众讲,越往里走森林越密。
经过实地勘察后,李飞虎感到天王山区是一处实用之地,可进可退,于是带领部下心情愉快的返回。
留在家里的同志掐指算着他们的团长已经走了十多天还是杳无音信,都焦急难奈,翘首以盼,正当大家心急如焚之时,李飞虎回转。
广大指战员见到自己的团长一拥而上围住他问长问短,让他无法应答。
宋涛说:“同志们静一静,让李团长介绍一下情况。”
大家平静下来。
李飞虎把听到观察到的情况向大家作了介绍。
众人听团长说有了好去处,放下了一颗颗悬挂的心。
李飞虎主持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并在会上讲创建新根据地的重要性。
会后,李飞虎、司徒明带领一营、二营、特战队先行。杨青军、宋涛安排完事务后带领三营、警卫连、团直属队、军械所、县委县政府等随后跟进。
部队离开前,因有八十余名伤员不方便跟随,把他们就地留下来养伤,并留下一个班的战士配合连洼游击队保证伤员的安全。
为了保证伤病员的安全,连洼区的领导和连洼游击队的领导商议后把他们分散到几个村里。
负责掩护照料伤员的人家都是堡垒户,他们都表示:伤员是咱们的恩人,宁可自己掉头,也得保住伤员的命!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区里专门请了两位德高望重的红伤老中医,为伤员配置红伤药,每天由有伤员的村里派人取回。乡亲们亲手为伤员端屎端尿,换药洗伤口,拿出仅有的细粮为伤员们改善生活。
伤员们与广大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他们伤愈后与连洼游击队组成飞虎团连洼独立营,同当地人民一起打击日寇保卫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