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棺材铺之诡事录 暴富很难?我的娱乐公司通女儿国 退婚?好啊,我要把你家买下来 这本书的名字叫:空 洪门传说:斩妖除魔之路 犯浑 误惹春潮 故事新编
第十九章 危机四伏 尔来吾往</br> 就这样,徐琼在晚年竟奇迹般的又获得了一块立足之地,更让世人惊叹的是已入晚年的他依然如此有手腕,不得不令许多年轻之辈也佩服的五体投地。在徐琼的治理下,赤彦岭因其独有的地势和环境而迅速的发展,徐琼的实力也进一步壮大,可也令绥国太子拓仪文越发警觉。铜雀417年8月,徐琼在赤彦岭纠集三万民兵,六千将士,于遮楼城举行誓师大会,声讨绥国皇帝的罪行。当时在场的有三个主要人物。薛能,赤彦岭人,在遮楼之战期间投入徐琼门下,武艺高超深得晚年的徐琼所喜欢,被任命为这次讨伐军的主帅。董宁,赤彦岭人,遮楼城中铜雀族士兵,在遮楼之战期间投靠徐琼,其人文武双全,熟知地理,被任命为讨伐军副帅。吕植,遮楼城中一名私塾先生,遮楼之战期间降于徐琼,为人足智多谋,但阴险狡诈,被任命为讨伐军军师。这三人,薛能和董宁都是年轻人,只有吕植四十多岁,他们三人在讨伐战争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影响了战争的进程。于是,徐琼在遮楼城一番慷慨陈词,激动的对众将说:“此战不胜则败,不败则胜,胜则生,败则死!”这番话突出体现了当时徐琼为了以延远城换回三都的急切心情,更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徐琼的身体已经不能再支持下去了。同年9月,徐琼于众将帅三万六千人从遮楼城出发,一路直奔延远城,势如破竹,在距延远城30里的明纵镇驻扎下来,训练之声夜夜不绝。这件事一发生,绥国王庭全城震惊,拓仪文也不得不提心吊胆了,这件事也让他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当时在绥国王庭只有五千人左右驻防,不远的谭冰则有精兵二万,于是拓仪文向全国发出战报,令各地守军赴王庭勤王,令谭冰率军阻击徐琼,一场大战在即!
谭冰带兵来到明纵,两军之间隔着一座山,北为谭冰,南为徐琼,两军隔山对峙,徐琼军气势汹汹,而谭冰军却是意志消沉。于是9月4日傍晚,薛能和董宁率轻骑九千绕过大山突袭谭冰大营,绥军阵脚大乱,一路边撤边打,退守到了王庭外城,到达时几乎全军覆没。此战绥军损失惨重,而拓仪文也没想到谭冰会败得如此之快,王庭正面临着生死考验,可由于徐琼的消息封锁远在三都的绥圣宗根本不知王庭那边所发生的事。延远城危在旦夕,谁能力挽狂澜呢?同年10月,徐琼率军带上所有粮食决定做最后一战,拿下三都。与此同时,遮楼城中文武百官却是一筹莫展,眼看王庭就要被徐琼区区万人夺走,怎能服气。可就在这时,人群中少了一个,李奉,拓仪文一看李奉不在,顿时在心中生出一个念头。什么?“完矣!”李奉一走,延远城已是徐琼囊中之物,拓仪文决定迁都,当即放弃延远城带着五千多人和文武百官缓慢的离开。谭冰听到消息,十分愤怒,他认为王庭是万不能丢,为了保住王庭他带着三千重骑奔赴延远城,同时薛能和董宁也作为先锋进入延远城,两军一见立即厮杀起来,谁也不让谁,城中顿时大乱,谭冰与将士拼死作战把董宁和薛能终于逼进了内城。一进内城,薛能和董宁就懵了,他们想不到居然会被谭冰逼进内城,内城内空无一人,粮食也没有,董宁和薛能不得不清醒过来,现在的局势就是没有粮食就会在快要到来的寒季中饿死,薛能和董宁带兵几次突围却终于明白,突围已是徒劳,绥国的勤王大军已蜂拥而至!局势瞬间倒向对徐琼不利的局面。徐琼在城外懊悔不已,可一切都难以挽回了,怎样才能突进城中转危为安呢?徐琼是越想越燥,他的身体怎么承受得住,终于徐琼口吐鲜血瘫倒在地,士兵们看了惊恐万分,哆嗦着把徐琼赶紧抬回了营帐中。后来,徐琼被送到了遮楼城中养病,可他已经是重病在身却还不愿歇下,人们都明白他即使是死,也不愿意这样窝囊的死去,因为在延远城还有几千将士在等着他去救。终归,再也没人阻止徐琼了,他卧床不起却依然谋划着一切。铜雀417年11月27日,徐琼在遮楼城召集众将商议救援董宁和薛能的事,到场的除了吕植外都只是些武将,徐琼当着众人的面说:“今时今日,吾已无力再控局面,吾纵横国事四十余年,直至今时,该乃让权之时矣!”所有人一听这话全都跪了下来,徐琼要让权,谁也不敢接受啊,可偏偏这个吕植敢出来主持局面,一番话说进了徐琼的心里。可周围人都晕了,人们宁愿相信自己出现了幻觉,也不相信这个比谁都谨慎的徐琼。总之,没人觉得徐琼的让权是真的,但他们对徐琼的畏惧永远高于对他的尊敬。吕植的出面让所有人都对他的性命十分担忧,可吕植本人却是心态镇定,万没有害怕的意思,一脸欢喜的样子,令人不得不心生疑虑。徐琼就像三国时的陶谦让刘备接管徐州一样,老泪纵横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几万人就交给了吕植。其他人心早已凉了大半截,谁也没想到徐琼竟会如此大方,会把这么一个混乱的场面演得如此感人,可徐琼真的就可以安心了吗?就在这场充满温情的会议结束后所有人都回去了,徐琼也放下心来睡着了,可是仅仅只过了一会儿,城府中突然传出一阵喊杀之声,徐琼被惊醒,只听见外面叫着“军将叛矣!”徐琼第一次慌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但他却看见一阵阵火光向自己袭来,就在这时一个黑影闪现,仿佛黑夜中的一颗明星,他背起徐琼就往外跑,等徐琼反应过来他急忙问:“尔是何人?”那个黑衣人说:“吾漂泊流浪于江湖,姓名已遗,吾自称沧浪鸣。”就这么一报不要紧,却让这个人名垂青史,也成为后来在徐琼晚年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也就此成为后世武侠小说中的一个著名的艺术形象的原形。沧浪鸣就这样一路把徐琼背出了城,而一路上遮楼城中却是火光冲天,场面异常,沧浪鸣背徐琼出城后只是说了“就此别过”,就这样他便离开了,徐琼只好在附近的民宅借宿一日。第二天,吕植命人把徐公找了回来,回来的徐琼不解的问,昨夜之事是什么原因,吕植却含糊其辞说是有人乘徐公之危谋反,徐琼问是何人,吕植随便拉来一个人就说是,徐琼当即便把他杀了。难道这么明白的场面徐琼分不清谁是谁非吗?不,徐琼有自己的打算,他立刻命令吕植明日启程率一万铁骑奔赴延远城。同年12月,吕植引一万大军奔赴延远,却只是与城外的勤王大军耗战,并不突进城中。远在遮楼的徐琼一听到消息,怒火中烧,竟奇迹般的把病养好了,他大呼“吕松野(吕植的字)误吾!”可这都是他自己造成的,谁又敢说他做得不对呢?铜雀418年1月,徐琼依然以自己所认为的还老当益壮的身体出战,带领新招募的三万兵马,直扑吕植军,吕植终于尝到了苦头,徐琼率军无人能敌,吕植带着残兵逃到了一条小河旁,徐琼步步紧逼,把吕植困住不断的给他施加压力,终于吕植跳河而亡,终年42岁。这之后,徐琼派密探混入城中,告诉董宁和薛能,做好夹击准备,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飘雪的延远,二人终于等来了机会,身边的哀兵迫不及待的想出城去。而这个消息也被谭冰知道,谭冰截获消息,愤愤不平的把战报摔在地上,拔剑指向不远的徐琼大营,立誓击退徐琼,夺回王庭!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即将爆发,这场战争也主宰着围绕这场战争周围所有人的命运,两个国家的生死。铜雀418年2月17日,徐琼、谭冰、薛能与董宁共二十万大军,在延远城内外进行一场决定性的会战,徐琼仅三万人力敌十几万勤王大军,而谭冰则带兵入内城欲与薛能、董宁决一死战,城内将士一时空前团结浴血奋战,在大炮、弩箭、风雪的折磨下没有一人退缩,战斗之声令北上途中的拓仪文也能听到,他重新折回去,因为他看到了希望。延远城中的大战,终于从密不透风的“赤彦十五口”中破开一个口子,被元冯知道,元冯疯了,他率军集中兵力围攻东、西、中三口,欲以最快速度回援王庭。徐琼这边,他拼尽全力与绥军战斗,粮草已经越来越少,将士们的斗志也愈发颓丧,这场战争似乎就要进入尾声了。城中的薛能和董宁更是处境艰难,随着士兵的一次次减员,城中的部队也只有千来人了,而城中藏匿的粮草和军马却因为拓仪文的迁都而被留了下来,薛能不得不考虑一个可行的办法,使部队能尽量减少伤亡,能够维持着找到突围的机会。薛能与董宁日思夜想,站在城中的宫楼上望去,城外便是徐琼和勤王大军,城中是一群群比人还多的马,董宁这时突发奇想,计由心生,他想用马引诱谭冰的军队进城,再来个突袭不就可以出得城去吗?于是,董宁便把这个“设奇伏”的想法告诉了薛能,薛能一拍大腿似觉希望又再次重现。说到这儿,我们就要讲讲赤彦岭与延远城的关系了,赤彦岭是铜雀洲中一个少有的在寒冷气候下还仍能保持湿润的环境,而延远城的地理位置便是处在这样一个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带,比之绥国的老首都,处在寒冷地带的白图纳尔王庭,延远城则因其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与周围充盈的水源,与适宜居住的气候条件,和处在国家中部,有一条直通大海的凛锡河,交通发达等原因而成为移做新都的绝佳选择。而这里盛产骏马更是使这里在这样一个冷兵器时代尚未衰弱的时期,地位变得不可动摇,而它却因为年轻的拓仪文的妄下决断,而落入铜雀人的手中。登高望远的二人终于又看见了渺茫的希望。同年2月22日,这个诡异漫长的冬天似乎就要结束了,而城中的铜雀士兵却忙个不停,按照董宁的想法,把马都用一条条硬绳绑在一起,再把绳子拴在坚硬的石柱上,把马引到城门后面,这样就可以有效防御谭冰骑兵的冲击了。而这时,城外的谭冰却是抓耳挠腮,不知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进得城去,不知是谁出了这么个主意,用重甲骑兵猛冲城门便可进城,焦虑的谭冰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便认同了这个建议。于是,同年2月25日,谭冰领五万重骑汇聚在延远城南大门呼唐门,准备一冲而进城,当谭冰引兵来到呼唐门下正准备冲锋时,突然传出一个士兵的声音,那个士兵大呼:“勿冲之!”谭冰一听眼朝城上望去,忽见隐隐约约有一张张大旗在飘动,城门内又有一阵阵奇怪的声音,谭冰立即调转马头向后队驶去,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城上突然传来一阵喊声,城下一片震天的马鸣声,又是突然,几千个士兵在城上借助风力没命的在依旧寒冷的二月中挥舞着大旗,那声音就像魔鬼一般,一张张大旗如同一个个怪兽一样在寒风中啾啾嘶鸣,而城下的士兵则个个手持匕首,斩断最后排的套马绳。紧接着,两发大炮的发出正好打中拴绳的两根石柱。就这样一道“工序”下来,令人惊讶的效果终于出来了,石柱一断,栓柱绳也就随着石柱的倒向城外而被硬生生的割断,而成群上万的战马更是被背后的旗舞声和前面那惊世骇俗的轰倒之声而吓的一下就撞开了城门朝前面那些准备冲城的骑兵们冲去。城外虽已有大部分士兵看出蹊跷调转马头,赶紧往回奔,可惜还是有些士兵骑着马在城门下看热闹,他们怎么会知道石柱居然掉了下来,就这么一掉不要紧,效果可就是奇伟磅礴的了。霎时间,石柱掉了下来,砸中的死伤者无数,更要命的是城外和城内的马都惊了,一时间局面变得不可收拾,为了保存力量,谭冰下令改前队为后队,改后队为前队,迅速撤退。按理说,谭冰的部队应该还算是撤退的井然有序,但已变成后方部队的骑兵早已是吓得魂不附体,马相踏死者无数,而与此同时,城中的董宁和薛能也率兵杀出,城外的谭冰部队更是疯了一般四散而逃。而谭冰带来的又都是重骑兵,怎么跑得快,就这样董宁和薛能的几千部队依靠这么一计,把谭冰杀得个大败,这还不算董宁还带领着一部分轻骑长驱直入,死追谭冰不放,谭冰见势便饶了一个弯又往延远城奔去。而在城外,场面更是惨不忍睹,受到吓惊的马群再也安静不下来,疯了般的随意践踏着一切,谭冰部队中落下的大部分骑兵都被马活活踩死,血流成河。就这么一计,谭冰部队又是损失惨重,而董宁这一条妙计,就是历史著名的“二设奇伏”。下面是第三伏。谭冰带残部绕回城外后,场面令所有人都意志沮丧和颓废,或许这才是董宁真正想达到的目的,然而董宁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其实是要以这一战彻底打垮谭冰。城外的一击弄得谭冰元气大伤,但双方都明白,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小觑的,只有彻底消灭,这场战争己方才能胜利。谭冰眼看董宁就要追上自己,便带领残部冲进城去。昔日繁华的延远城,此时是那样残破,谭冰曾在后来的回忆中说到:“当时之景,与昔三都之破败,大可比之。”这充分说明了董宁这一计,毁灭性的破坏了延远城,也给了谭冰毁灭性的打击。令人叹息的是,两个国家首都的破坏,没有换回一点和平,百姓依旧难以安定。这时的延远城还是那么的冷,残垣断壁仿佛闪出了寒光,周围的空气那么朦胧,缭绕的烟雾似乎都已经变得凝固。谭冰与将士悲伤地望着这一切,可不远处董宁已经杀来,谭冰眼见董宁袭来,已是怒红了眼,周围将士似已呆滞,可是谭冰抽出剑来,拼死与董宁作战,他们看了,明白了意思,纵使死了也要为家国而死。顷刻,两军再度于延远城中大战起来,他们在城中来回冲杀,打得难解难分,足足两个时辰,从早晨激战到正午。而就在此时,不远的关山之上,一个沉默的人,一个蒙着面的人,正诡异的带着一批批的部队,从四面八方赶来。延远城中,谭冰和董宁都杀疲了,可谁也不愿停下,他们就这样一路杀到了城外的狭川口。狭川口是一个两面环坡的地形,极易埋伏。而这里和城内可就大不相同了,这里四野空旷,地势平坦。在这里,董宁已杀得谭冰兵力消耗殆尽,两军便这么对峙着,战事进入僵持阶段。谭冰仰天长叹,自己戎马一生,竟要在自己的国家死去,谭冰的将士重提他的诺言,他想了起来,悲伤之感油然而生,他又一次指天立誓,不做亡国之奴,宁做亡国之鬼。好像董宁一直沉默着,他把谭冰当英雄看,答应成全谭冰。两军又开始厮杀,谭冰摆开阵势,冲向董宁。突然,不远的山坡上,一个人带领着几千骑兵冲杀出来,谭冰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心腹大将孔林,孔林原来在他与董宁厮杀的几个时辰中已经带援军赶来,埋伏在狭川口,谭冰大喜,立即停了下来,远处孔林便让谭冰赶快回撤,由他来对付董宁,就这样谭冰放心地把断后任务交给了孔林,自己则率军回撤了。局势又再次导向不利于董宁的局面。孔林的骑兵如猛虎一般,一下子就冲了过来,董宁命令迅速撤回城中,孔林是一员猛将,紧追董宁不放,而董宁脸上却是一脸冷笑,他似乎也做好了准备。董宁带兵一路往呼唐门奔,而孔林追到城中时,突然城楼上万箭齐发,射向孔林部,密如大雨,孔林部队中箭无数,孔林也身中数箭,可他却不顾箭痛之伤,依然往前追,孔林一路追,一路喊着:“休得要走!”董宁也一刻不停的往前拼命的奔。董宁的这第三伏达到了效果,但他也没想到孔林还会追他。后来的史学家研究到这里时就产生了一个疑问,董宁是如何埋伏好这一批伏兵的呢?难道他事先设一伏前,就已料到这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有后人就猜测,这或许是薛能受董宁启发设的伏,那么当时的薛能在哪儿呢?当时的薛能部正在四处追杀逃离的散兵,所以不可能回来,唯一可能的就是薛能个人根本没走,而是回到了内城。总之,这一伏可谓又把谭冰军力量削弱了不少,最后的一点精锐也输光了,可是孔林却单枪匹马的一人冲向敌阵。孔林不愧为一员猛将,在身中数箭的情况下依然左右冲杀,斩敌军百名,董宁一看,不能再和这个猛将耗下去了,为了保存最后一点实力,也只好委屈一下了。于是,董宁下令全军回撤延远城。孔林一看,也不好再杀回城中了,便匆匆包扎了身上的伤口,往大营奔去了。这一仗,就是“狭川口之战”,此战猛将孔林成功解救了主公谭冰。说到这儿,我们就要总结一下这一战了,这一战,谭冰到底输在哪儿呢?有这么几点。一,不够冷静,在这么一个决定成败的时刻,听信手下小卒之言,妄进城中。二,没有及时看清局势,一下就出动全部兵力,也不探听探听消息,以至对城中发生的一切难以料到。三,主帅带兵后撤,一心以为孔林孤军能胜,依然犯了没看清局面的大错。说到底,这一仗谭冰应该说是有绝对胜算的,但他没能深思熟虑,仔细探察,看清局势,最终导致了他的大败。而这一败,不仅使他颜面扫尽,更重要的是,这一败甚至使谭冰的政治生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过还好,他得救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