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国:我马谡,开局秒杀张郃 第一卷 第444章 人才选拔制度

作者:水煮大鲨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07 18:08:47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org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org


随机推荐:拯救清冷师尊 大唐李承乾,请父皇称陛下 晋庭汉裔 女帝上岸斩功臣,逼我黄袍加上身 和福尔摩斯一起钓鱼 中原劫 假千金才是真团宠?全家跪求原谅 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黄舞蝶一听,连忙分开,站立一旁。

    这时,向朗走了进来,看到帐中的情况,一阵错愕。

    “幼常,我是不是打扰了?”

    “你误会了,她只不过与我探讨一些军情秘报,不是你想象中那样!”马谡连忙解释。

    “嘿嘿,解释便是掩饰!”向朗笑得有些意味深长。

    马谡眼见满嘴说不清,赶紧转移话题:“巨达来访,所为何事?”

    “幼常,你那日在华阴醉八仙所说的科举制度,可以详细章程?”

    “如此着急,这是为何啊?”马谡不解。

    向朗似乎也太着急了一些。

    这个科举制度,哪里说是颁布就马上能实施的。

    一旦出台,那将是触及到固有士族阶级的利益。

    人家举几代人才有如今的优势,凭什么这些白丁书生便能一步登天。

    何况,他们拥有普通子弟难有的教育资源。

    光光书籍这一项,就断绝多少寒门子弟的梦想。

    毕竟这个年代,一本书何其珍贵,寒门子弟想要获得书籍,那是难如登天。

    书籍这个资源掌握在了士族手中。

    在没有印刷术的三国,想要得到一本书籍,只能去抄。

    可人家不一定借给你抄。

    一旦你抄去了,学到了知识,岂不是给自己多一个竞争对手。

    向朗似乎没有想到这些最核心的问题。

    “怎么不着急,丞相已经下了调令,让我一个月后就去刺史府报到。”

    “你难道眼睁睁看着我这个老同学离你而去?”

    “那个方藐肯定不会让他接任太守一职,要么幼常你来,要么丞相另外派人来。”

    “到时候,你可没有像我这般如此亲密无间,知根知底的战友了!”

    马谡呵呵一笑:“巨达,我怎么舍得你走呢?”

    “既然丞相将这渭南四县独立成郡,我们就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科举制度,提出来了,势在必行。”

    “我还希望你来实施呢!”

    向朗当即道:“你有此心,那我们现在就议一议啊!”

    “议出一些章法来,我便写表给丞相,继续留在渭南当太守!”

    其实向朗也有自己的心思。

    去了长安,整天在诸葛亮眼皮底下办事,压力巨大。

    虽然诸葛亮经过马谡多次劝阻,不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他也改变了不少。

    但是一条鞭税法的事情,对诸葛亮来说,可是重中之重,甚至比修建长安都城还重要。

    向朗要是调去长安主管税法推行,不受到诸葛亮耳提面命才怪。

    现在,诸葛亮对人才的选拔也是非常看重。

    因此,向朗就想着赶紧写出一个上表来呈报诸葛亮。

    可是那天马谡只是蜻蜓点水,随口提了一下,便没有下文。

    向朗冥思苦想,不得要领,于是急忙找了过来。

    “巨达,既然你有如此想法,我便助你一把!”马谡看到向朗这么着急的样子,也明白他的一番苦心。

    再说了,现在渭南各地,各产业蓬勃发展,原来的一套行政班子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

    官府需要多样化的人才。

    要是依靠以往举孝廉的方式,那是远远不够。

    有些人恃才放旷,自命清高,三请五请还不一定能出来为你服务。

    哪像21世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几千人竞争只为一个编制。

    “幼常,你等等!”

    向朗顿时脸上一喜,连忙找来纸笔,准备做笔记。

    “科举制度的推行是一个系统工程。”

    “首先,你得先把教学系统完善吧!”

    “既然我们选择在渭南试点,那便要建立起郡学,县学,乡学三级制度。”

    “让所有四县的良家弟子有学可上。”

    “那上学总得有书籍,有教授吧!”

    “我可不觉得总是学习两汉那一套,什么四书五经的!得好好规划下课程。”

    “书籍从何而来,教授哪里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过眼前,可以在今年夏季或秋季针对渭南现有的青年学子进行一次大考。”

    “我们可以在考试科目上下功夫,不仅要考经学,还有算学,工学等等。”

    “......”

    马谡天马行空,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说了一大通。

    魏蜀吴三国人才选拔主要沿用两汉的察举制度。

    确保士族利益不受损害的同时,也在时刻防范着世家大族。

    刘备在白帝托孤之时,由于嫡系和荆州集团损失较大,于是拉拢东州集团对本土益州集团形成压制。

    此外,为了保证朝政势力平衡,魏蜀吴三国又通过其他人才选拔机制,为朝廷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

    比如:军功爵制。蜀国上将魏延便是出身寒门,进而“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又如吕布、张辽等人“以骁武给并州”。

    征辟制。

    所谓“征辟”,“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则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例如蜀国名臣马良、陈震、廖立,皆是“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

    世官制。魏蜀吴三国均有不少的将二代和官二代,通过任子制得以顺利入仕为官.

    例如东吴名将朱桓之子朱异,便“以父任除郎,后拜骑都尉”。

    又如蜀汉张飞次子张绍,“继承张飞爵位,官至侍中、尚书仆射。”

    这样的人才选拔制度,确保了朝政的总体平衡,但这种平衡却只是短暂的。

    曹操、刘备、孙权作为君主,并非没有看到察举制带来的弊端。

    因此他们在维持这种微妙平衡的同时,也在寻求着官僚制度的改革,从而确保自己的政权能够稳步发展。

    刘备的蜀汉在丢失荆州之后,其势力范围主要以益州为主。M.biQuge.biZ

    为了防止益州本土士族一家独大,他采取了维持荆州集团优势地位,拉拢东州集团的方式对益州集团形成压制。

    因此蜀汉采取的主要选官方式就是“征辟”,而这种思想在诸葛亮执政时期表现的更为明显。

    蜀国的重要官员基本全部是征辟入朝,且朝中大权基本就集中在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身上。

    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蜀汉中后期人才凋零。

    “幼常,如此说来,的确是很复杂。”向朗听了半天,越听越糊涂。

    “其实,化繁为简,只要先干两件事。”马谡见向朗这般模样,知道也是这些太超前了。

    向朗和马谡一样,都是通过征辟制度上来,而进入权力阶层的。

    想要推行科举,得先给自己换脑子。

    笔趣鸽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org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