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扶鸾 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相敬如冰 撩乱逐春生 替嫁高门后死遁了 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重生古代灾荒年: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
坐不住了,真坐不住了。
许多男子心中莫名的有股欲火在躁动,就想去操控那大炮。
这等战舰,不多造点哪些。
江面上才这么点儿战舰,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大明造不起呢。
堂堂天朝上国,别做那小里小气的抠搜事儿。
在朱允熥的安排下,捐款对百姓可没有抵制心理啊,朱允熥乘坐战舰,在江面上巡游了一圈才回来。
百姓们热情不减。
“天啊,我刚刚仔细地数了一遍,这种庞大得令人震撼的战舰,在这里竟然仅仅只有十二艘而已!如此一来,如果想要拥有为这些战舰命名的权利,恐怕就只剩下短短一年内的宝贵机会了。”一个人惊讶地说道。
旁边另一个人连忙补充道,“可不只是这样哦,根据这最新一期的大明日报上面所刊登的消息来看,向政朝廷捐款从而获得赐予战舰命名权的这个难得机遇,实际上仅仅只有区区一年的有效期限,一旦超过这个时限,就算再度慷慨解囊、捐献再多的款项,也不可能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回报了。”
听到这话,先前那人不禁惋惜地感叹起来,“哎呀呀,这么好的机会居然就只留给我们短短一年的时间啊?本来我还盘算着先多积攒一些钱财,等到手头宽裕的时候再狠狠地捐赠一笔大钱,争取能够为一艘最威武霸气的战舰取上个响亮又威风的名号呢,谁曾料到这大好的时机竟是如此匆匆忙忙、毫不等人呐。”
不少人深有同感,时不我待啊。
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声喊道,“不行,我可不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现在立刻就要赶回家去,劝说我的老爹把咱家名下的一座矿山都捐献出来,全力资助咱们国家的战舰建设事业!拿来充当军费,总比当赔款要好吧。”
他的话音未落,周围便响起一片惊叹声和羡慕的目光。
“哇塞,真是有钱人啊,出手就是如此阔绰大方!真让人好生羡慕哟,可惜像咱这样普通人家,哪里有这般雄厚的财力啊……唉,只能望洋兴叹了。”
众人纷纷摇头叹息,脸上满是无奈与失落。
不过捐款的浪潮才刚刚开始。
等着百姓口口相传之后,以及这版大明日报普及开来,天下轰动的时候捐款才热闹呢。
战舰亮相,号召百姓自由捐款。
夏原吉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嘴里嘟囔着,“哎呀呀,我咋就没早点想到如此绝妙的主意呢!真是愚笨至极啊!只是……只是这号称有史以来最大的战舰,似乎还是小了点吧?这般大小的战舰,若真的扬帆起航去下西洋一趟,能够带回的物品想必也是极为有限的。”
夏原吉眉头紧锁,目光紧紧盯着眼前那艘庞大的战舰,心中暗自思忖道,下西洋可不比寻常远航,这一路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堪称巨大。
倘若费尽千辛万苦带回来的货物所获利润微薄,甚至入不敷出,那咱们这番努力岂不全都白费了吗?
不行,绝对不行!
一想到这里,夏原吉不禁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担忧之色,毕竟这次下西洋行动承载着太多人的期望,如果最终无法满载而归,赚到令人满意的财富,那么不仅会让众人失望,更可能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
到时候肯定不会再有钱支持二下西洋。
只有一次性捞的盆满钵满,才能压住那些反对的声音。
想到这里,夏原吉再次将目光投向那艘战舰,开始琢磨起如何才能进一步扩大它的规模,以便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从而确保此次下西洋之行能取得丰厚的回报。
这艘战舰已经是当下最尖端的那一批了,可以说当今之天下,没有任何一艘战舰可以出其左右。
但是再扩大点儿……应该是有办法的。
这事儿啊,自己得琢磨琢磨。
朱允熥巡视了一圈,就带着百官浩浩荡荡回宫了,独留百姓还在谈论着军费捐款的事情。
百姓们一回金陵城内,就立马带上钱直奔大明银行去了。
果然,当他们来的时候就看到大明银行已经立了块牌子在门口。
上书军费捐款通道六个字!
大明银行外面排起了长队,感觉一个大明银行并不够用啊。
不过还好,大明银行也是有特殊通道的。
一次性捐款一万两以上的,可以不用排队,直接进内详谈。
一万两以下的,那还是老老实实排队吧。
本来大明银行只做大额贷款,专供世家贷款修路之用,平时可以说是门可罗雀。
少的可怜。
但是军费捐款的事情一出,大明银行里的工作人员真的做到了数钱数到手抽筋。
但是他们也不敢拿里面的钱,因为朝廷明确告诉了里面的工作人员,每一个大明银行内都有五名锦衣卫作为工作人员。
而且这五名锦衣卫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敢偷拿里面的钱,你怎么就敢确定你边上的同事不是锦衣卫?
朝廷明旨,凡私拿大明银行内钱财的工作人员,不问缘由,追回前款,就地问斩。
款项不够,抄家来凑!
大明银行工作人员的俸禄挺高的,但如果不知足,那还是安息吧。
军费捐款的热潮犹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般,正伴随着大明日报的广泛传播,迅速地向着天下百姓席卷而来,并逐一宣告着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消息。
与此同时,那些从外地赶来的百姓们,在踏上归程的路途之中,更是兴奋不已地相互传递着这个消息,而且每个人讲述起来都仿佛要将其渲染得更为惊人。
他们口中所描述的情形,简直比任何夸张的修辞手法还要夸张数倍之多。
许多未能亲临现场目睹这一场景的人们,听闻之后纷纷捶足顿胸,懊悔不迭,心中暗自思忖为何当初没有亲自前往观看一番。
而就在此时,朝廷趁热打铁,紧接着又在新一版的大明日报上发出了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消息,不对,是无法拒绝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