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正文卷 第二百零六章:杀倭大捷,明兰前往赵氏茶铺

作者:z咏橘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4-04-06 23:27:13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org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org


随机推荐:斗破:我不是魂天帝 玩游戏没出息?我一人横推万族! 龙族:我能随机抽取言灵 你不努力我怎么当上海贼王? 风起白蛇 跨界荣耀 我还真是幻觉? 永久一滴血,我照样无敌于世! 

    曾几何时,倭寇作乱沿海一带,从来都是进攻一方,而大周只能被动防守。

    原因是倭寇擅于流窜,若是主动出击,不仅难以寻其踪迹,还容易遭遇埋伏。

    可自水军成立之后,这一现象,被彻底扭转。

    倭寇反倒成了防守的一方。

    他们只要是见到大周的水军将士,就会立即逃离,不敢有丝毫迟疑。

    毕竟,在这几日以来,一些倭寇可是亲眼见到过。

    几名大周将士共同杀了一个倭寇,然后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将那具尸体给分尸了

    一人抱着一条胳膊一条腿的,继续厮杀

    这还是人吗?简直就是疯子啊!

    试问,与这样的大周军队作战,谁人能不生胆怯?

    这场大海之上的遭遇战,最终以倭寇落荒而逃告终。

    一些没有杀到倭寇的水军将士们,只怕睡觉都睡不好了。

    某条战船上,都头正在怒斥麾下士卒,

    “那几艘船为何行得那般迅速?眨眼就追到了倭寇!咱们怎么不行?”

    “下次再遇到倭寇,都打起精神些,直接开船撞过去!”

    “不然,连骨头渣都见不到!”

    有他这个想法的水军将士不在少数。

    说实话,他们都恨不得嫌战船行驶过慢,跳海里游过去了。

    还要怎样打起精神?

    不管怎么说,经过大周新建水军那么一折腾,福州境外的海域倒是安全了不少。

    算是为即将正式启动的海运留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七月十日,距离卫渊决定的启动海运日期,还有五六天左右。

    原代州团练使郭颢奉皇命前来福州协助卫渊统建水军。

    此刻,福州城防营大帐里。

    郭颢向卫渊说道:“将军,末将接到圣旨时问了天使,要不要先去京城面见官家。”

    “那天使说,官家让末将即刻前往福州,末将不敢耽误,日夜兼程,快马加鞭赶来。”

    后者欣慰道:“经你问这么一句,能少去较多麻烦。”

    最起码,在赵祯眼里,会觉着,像是代州出身的将领,眼里不只是有卫渊,还有他这个皇帝。

    郭颢道:“末将来见您之前,呼延将军向末将简单说了些当前水军建设的情况。”

    “呼延将军对水军一道颇有研究,而末将一直训练的都是边军,会不会难当此任?”

    卫渊摇头道:“呼延忠是個好苗子,但就目前来说,还不是咱们自己人。”

    “我走后,由你来担任水军统帅,我放心。”

    郭颢道:“将军觉着,末将何时去招募新兵比较合适?”

    卫渊想了想,道:“事不宜迟。”

    郭颢道:“对于招募新兵,末将有些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卫渊笑道:“本帅既已将此任交给你,自然是信任于你,何来当说不当说?有话直言。”

    郭颢颔首道:“此次招募水军新卒,末将想从一些沿海边镇,尤其是苦寒之地招募。”

    “至于苏杭等富庶之地,末将暂不考虑不知将军您意下如何?”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卫渊又能说什么?

    这郭颢,果真如萧逾明等人所言,有着太强的主见,不是太好掌控。

    但眼下,卫渊也并无更合适的人选,

    “你是担心,从富庶之地出来的子弟,吃不了苦?”

    郭颢点头道:“将军,咱们都是从边疆厮杀出来的人,所以咱们知道,那些不愁吃喝的富家子弟,在战场上是成不了气候的。”

    “反而是出身苦寒之地的百姓,为了出人头地,只能奋勇杀敌。”

    无论国与国之间发动怎样的战役,其中必有一个说法是要捍卫百姓安危。

    但实际上,每次打仗,受苦的总是老百姓,既得利益者,反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毫不违言的说,卫渊的晋升之路如此之快,与战死在边疆的每一位士卒都脱不开关系。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正是如此。

    “水军的成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如果只招募穷苦子弟,也难以保证他们会为那些世家商贾‘保驾护航’。”

    “本帅的意思是,还是要有一部分的兵力,是从世家望族中挑选。”

    “为了谁而战,就要去用谁,这一点,很重要。”

    卫渊语重心长道。

    说白了,他不愿拼命的都是穷苦子弟。

    水军的成立,一是要稳住东南沿海一带的局势,二是为那些往来海运的商贾服务。

    既如此,就该由那些商贾子弟参与。

    不想参与?那海运也不要参与了。

    郭颢离去之后,范纯仁就与卫渊开始商议第一批参与海运的商贾。

    首先是福建路本地商贾。

    范纯仁道:“这几日,各国所需的生意契约,已经拟好,率先发给福建路的世族、商贾,由他们准备货物。”

    “至于两浙等诸地要参与的商贾,我举荐了几个,你看看,合不合适。”

    一般来说,朝廷是禁止商贾与海外诸国直接展开贸易往来。

    于是,朝廷就成了一个类似中间商的存在。

    由官府组成桥梁,让商贾与海外诸国展开贸易,如此可更好的控制海运诸多事宜。

    福建路当地的地方官吏,包括蔡襄在内,当然是希望第一批参与海运的,只有他们当地的商贾。

    但这并不切实际。

    海运是国家的大事,不是一地一州之事。

    如果第一批海运,都是由福建路商贾参与,是会出乱子的。

    所以,卫渊与范纯仁,会以举荐的方式,推举其余地方比较优质的商贾去参与海运。

    其他地方的商贾想要获得参与海运的举荐,就只能给他们二人送好处。

    卫渊看了一眼范纯仁递来的名单,上面的许多世家,在朝中都有势力,似与他们范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往来。

    他别有深意的开口道:“范大人举荐的这些人,有说法啊。”

    范纯仁笑道:“彼此,但就实际而论,他们也的确有着足够的能力参与海运,第一批海运,事关国朝颜面,我这也是经过慎重考虑所挑选出来的一些人。”

    卫渊点了点头,呼出一口浊气,喃喃道:“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范纯仁好奇道:“那股东风在何处?”

    卫渊笑道:“一场对阵倭寇的空前大捷。”

    空前大捷?

    范纯仁若有所思,“静候佳音了。”

    七月十一日正午,卫渊亲自下令,命四千水军将士齐齐赶往钓鱼台、赤尾屿,向盘踞在此的倭寇发起总攻。

    同时,命荡虏军、各地官兵,对有意影响海运正常贸易的各地山寨、匪患势力,进行全面清洗。

    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以往危害一方的家族式山寨,被彻底拔除。

    卫渊在来东南之前,王安石曾说,真正让东南百姓苦不堪言的,是以村寨为组织的匪患势力。

    他们平日里都是一副良民模样,但没少做过打家劫舍的活计。

    各地官府都是对其束手无策。

    当时王安石还特意请求卫渊,如果有可能得话,将他们一并收拾,还东南百姓一片暂时晴朗的苍穹。

    如今,那些势力有影响海运的可能,卫渊自不会对其心慈手软。

    毕竟,官府拿他们没办法,是因为极少掌握他们触及国法的证据。

    但法律那东西,卫渊需要吗?显然是不需要的。

    而且,对于当前的福建路地方官吏来说,谁要是敢做出阻扰海运正常运行发展的事情,谁就是他们的敌人。

    所以,卫渊清剿那些势力,对他们来讲,是好事,自然要大力支持。

    所以当地也并未流传卫渊下令滥杀无辜的传闻。

    反而不少的百姓,还在歌颂卫渊的功绩。

    十三日晚,亥时初。

    福州海防营大帐中。

    卫渊、杨怀仁、陈大牛等诸多将领,都在耐心等待着钓鱼台那边传来消息。

    十五日开启海运,也就是说,十五日之前,水军必须要将活动在钓鱼台、赤尾屿境内的倭寇全部清除。

    用一场大捷,来告诉那些想要破坏大周海运的国家,什么是痴心妄想。

    也是用此,来让一些心思忐忑不安的势力或是国度,吃下一颗定心丸。

    此战,更将成为大周建国以来,第一支成建制的水军‘成名之战’,不容有失。

    大帐内。

    卫渊一直都是一副稳坐泰山的模样。

    可此时,以陈大牛为首的不少将领,却都有些着急了,陆续议论起来,

    “十一日傍晚水军抵达赤尾屿、钓鱼台,纵然是分兵作战,但以当前水军的势力,两日之内清剿完该地倭寇,不成问题,但这都过去多久了?怎会一个消息都没传来?”

    “这呼延忠当初拍着胸脯向卫帅说,定将福州一带海域倭寇清剿干净,会不会是在说大话?”

    “行了你,小声些,不然让卫帅听到,少不得治伱个扰乱军心之罪。”

    “我这也是关心则乱,毕竟都过去整整两日,即使拿不下钓鱼台等地,也该有个消息传来吧?”

    “.”

    卫渊隐约听到了众人议论,不过他并未搭理。

    反倒是陈大牛有些坐不住了,向卫渊开口道:

    “卫帅,要不给末将一支人马,末将乘船前去看看钓鱼台、赤尾屿二岛情况?”

    “老是在这里干坐着,也不是个法子啊!”

    卫渊瞥了他一眼,道:“给你说过多次,要耐得住性子,若事事都如你这般急躁,是会出大乱子的。”

    如果是别的将领,他直接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骂,或者是不予理会。

    绝不会如陈大牛这般,还要语重心长的向他说。

    只因,卫渊对陈大牛有着厚望。

    而朝中诸多将领里,包括张辅、顾偃开等人说陈大牛,陈大牛都会有些不满,唯独卫渊说,他是大气都不敢喘。

    就在卫渊话音刚落。

    突然有急报传来。

    只见是一名水军将领。

    “启禀卫帅,昨夜,呼延将军已将钓鱼台拿下!”

    “钓鱼台内数百倭寇,无一生还!”

    “拿下钓鱼台之后,呼延将军将兵力集结,正在攻打赤尾屿!”

    待这水军将领话音落下。

    帐内不少人喜出望外,陆续道:

    “恭喜卫帅,钓鱼台一旦拿下,拿下赤尾屿,应就在这一两日了。”

    “大局已定!”

    “呼延将军好样的,竟然只用了半夜的功夫,就登上了钓鱼台,属实厉害!”

    “.”

    卫渊大笑道:“秋风已至,传令,戒严福州,明日起,准备出海事宜!”

    赤尾屿的问题,他已经不担心了。

    总之,大局已定。

    呼延忠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翌日。

    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商贾,只要是在第一批出海的名单里,都开始积极活跃起来。

    他们开始将货物囤积在新建的福州码头上,准备明日吉时出海。

    待赤尾屿事情一了,水军就会护送他们前行。

    而海外诸国那边,也有积极响应。

    一时间,因为那些商贾的原因,福州这座城镇,突然变得繁华了不少。

    甚至那人来人往的景象,要直逼汴京。

    这还只是刚开始而已。

    第一批出海的商贾,要分为三梯队,在三天内完成出海。

    这也就意味着,到了明后两日,福州将更为繁华。

    与此同时。

    杭州。

    明兰一行人已经来此有几日了。

    平日里,她们若是在城中闲逛,必有官府中人尾随,是担心她们会出现问题。

    毕竟,杭州刺史梅挚觉得,自个儿已将卫渊彻底得罪了,万不可再出任何纰漏。

    若是有哪个不长眼的,又要找明兰的麻烦,让卫渊知道了,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这几日时间里,梅挚也抽空向明兰说了赵氏茶铺当中发生之事,并且要求她,希望再见到卫渊之后,看在尽力招待她的份上,可以为自己说说好话。

    明兰模棱两可,并未直接应下,只是说待见了自己的舅舅,会提及此事。

    对于梅挚所谓的招待,明兰是能避免就避免。

    这几日,如兰等人闲来无事,不知该去何处,议论起来,

    “湖也游了,景也赏了,这里的美食我觉得还不如扬州那边好,待了几日,竟不知前往何处去找些玩乐。”

    “有些地方,咱们这些女子也不便去”

    “听闻杭州的茶百戏很出名,咱们去喝茶吧?”

    “.”

    茶百戏?

    听到品兰所言,明兰倒是想起杭州刺史所说的那赵氏茶铺,笑道:

    “若是想喝茶,我倒是有个好去处。”

    能让舅舅都说茶不错的茶铺,定是差不了。

    如兰与品兰只想出去逛逛,至于到底是喝茶还是其它,都无所谓。

    而墨兰在京城时曾钻研过茶百戏,她也想瞧瞧,杭州的茶百戏,较之京城有何不同。

    (本章完)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org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