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预知未来后,我成港圈大佬白月光 被囚五年,替嫁后国公府跪求我原谅 重生后拒绝接盘,老婆全家急疯了 除夕夜冻死街头,归来后她名满京城 换亲不当对照组后,我成侯门主母 旧爱新情 女儿火化时,渣总在为白月光放烟花 重生:姜先生,顶峰相见
沈若星将宋家去年预留的粮种换掉了四分之一,也没经过别人的手,自己就把粮种泡了。
两个不同时空的粮种在干燥时对比很是明显,无论是大小还是色泽都不尽相同,但在水里泡了一天,谁也看不出差别来。
她这才放心地将发粮种的事情交给旁人去做。
在家里泡粮种的同时,她开着耕整机将空间里的五亩水田给翻了一遍,同时也泡上了粮种。
这时候就不得不感谢自己的囤货癖,前两年因为疫病,动不动就封村,于是双十一囤货的时候,她连化肥和农药也一并给囤了,而且这一囤就是两年的量。
虽说化肥储存时间长了效果会大打折扣,但总好过没有。
最起码这两年里,她空间的田地不会闲置。
而除了粮食之外,她也得多种一些土豆和红薯,这种产量高又能充饥的东西,关键时候兴许就能派上用场。
即便到时候真来不及吃全部坏了,大不了用来堆肥,总好过需要的时候却没有。
空间里空间外同时忙着春耕,外面六七个人忙活,空间里就沈若星一人,但她有各种机器的帮助,因此速度倒也不慢,基本是跟家里人同步完成了春耕。
在春耕之后,便是宋家人期待了三个多月的重头戏——盖房子。
因为家里人口多,东西也不少,经过商量之后他们也不搬家了,就在主屋这边住着,先将东西厢房给盖好,等厢房盖好,他们搬到厢房去住,然后掉转头来盖主屋。
盖房子的事情确定下来以后,宋家几个兄弟便去村里喊人帮忙,似挖地基挑土拌泥土砂浆这类的活儿都是村里人来,得等地基打好以后,才会去镇上请专业的瓦匠来砌房子。
得益于宋家主动放出去的糖葫芦方子和两个肥田的方子,最近宋家在村里的人缘那绝非之前所能比。
外加苗老太也在极力化解前头那个留下的种种矛盾,经过她的不懈努力,除非是结下了死仇的那种,剩下好些都已经化干戈为玉帛。
因此宋家要喊人帮忙盖房子,倒也不算费力。
请风水先生看了个好日子,房子便正式动工了。
挖地基时族里来了八个人,村里来了十二个人,再加上宋家五个男子汉,一起便有二十五人干活。
因着村里人都是免费来干活,这饭食上就不能亏待人家。
早上要么是白馒头管饱,要么每人一大碗肉臊面,中午和晚上虽吃的是糙米饭,但总有两个大油的菜,三不五时的还有一锅红烧肉。
为了丰富菜色,沈若星还拿出了穿越小说必备的卤肥肠。
这年头的猪大肠不至于没人吃,毕竟里面多少还是有些油水,总好过吃萝卜白菜,只是说做得不是很好吃,因为大肠的那股子味道压不住。
不过这在沈若星眼里都算是事,她先用草木灰将猪大肠清洗干净,然后用葱姜水泡一段时间再焯水,最后扔到放了八角桂皮等大料的卤水中煮熟再泡一两个时辰,除了香味以外,别的味道都没有。
中午将肥肠端上桌以后,她并没有说这是什么菜,害怕有人先入为主不想尝试,等收拾饭桌的时候,就看满满一大盆肥肠已经吃完了。
这时候有人问她:“弟妹,就你手里端着的那盆是什么菜,以前怎么从未吃过。”
问这话的是宋明理家的大孙子,他家条件好,因此在这之前并没吃过臭烘烘的肥肠。
当沈若星说那是肥肠时,旁边立刻有人反驳:“大郎媳妇,你可别骗人!
我以前吃过肥肠,跟你做的这个完全是两种味道。
肥肠那玩意儿,不说好吃,但肯定不是这个味道。”
沈若星笑着回道:“叔,您说我骗您做什么,这确实就是肥肠。
我不过是洗得干净,然后舍得放料来炖煮,所以味道好。”
听说真是肥肠,当即就有人提:“大郎媳妇,你这个菜整治得不错,以后可得常做。”
肥肠这东西便宜,几文钱就能买一副,随便炒几个鸡蛋都不止这个价格,因此他们提起要求来也开得了口。
沈若星很是爽快地答应下来,心说今天吃卤肥肠,下次可以吃炒肥肠,再下次可以吃酸菜炖肥肠,花样多,经得起造。
宋家人不在吃食上省钱,除了一日三餐以外,每天下午还有加餐,要么吃肉包,要么喝绿豆粥,有时候也会煎饼,总之是换着花样来。
宋家人舍得粮食,来帮忙盖房的人投桃报李,干起活儿来也是格外卖力,最终地基挖好的时间比之前预计的要提前了两天。
钱氏一开始还有些舍不得,觉得自家随大流,只要能吃饱就行,管他们能不能吃好。
但是真看到众人干活儿的成果,她也觉得这粮食不算白费。
地基挖好之后,从镇上请的瓦匠就要派上用场了,而正月时提前预定好的青砖也都送了看。
之前村里人虽然听说过宋家要盖十一间的砖瓦房,但这事情听听就过了,毕竟没有亲眼看到。
直到这会儿一车又一车的青砖堆在宋家对面的空地上,他们可算是找到了一些真实感。
有人夸宋家是发达了,但也有人私底下嘲笑宋家靠女人。
“如果不是沈大丫想出来个卖糖葫芦的主意,他们能盖得起这么好的房子?我看他们祖孙三代十几个人也就能挤在那四间屋子里住着,连个茅草房都盖不起来。”
“就是,宋老四还一天到晚在外显摆,说自家要盖的房子如何如何宽敞,好像这盖房子的钱是他自己挣回来的一样。”
“宋家年初送三个男娃子去镇上读书,然后又送三个女孩去隔壁村跟云娘子学绣花,别的不说,就说这束脩和拜师的开销也不在少数,更何况将家里一下少了六个孩子帮忙干活,损失还不知道要怎么算呢。
宋家这是彻底不要脸了,一家老的小的都绑在沈大丫身上吸血,他家男人也太没志气了,真让人瞧不起!”
反正自打宋家的砖瓦送进村,村里说什么酸话的都有,话里话外更是将宋家男人贬得一文不值,但是心里怎么想,估计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村子就这么大,更何况还有一些喜欢传八卦的人,因此他们的闲话也没能躲过宋家人的耳朵,但宋家人对此却没有任何回应。
他们不是那种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人,他们家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确实是沾了沈若星的光,或者说就是靠了沈若星才有今天。
如果有人真问到他们面前,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承认,兴许还会说,他们不仅现在靠沈若星,以后也打算靠沈若星,只要能有这个机会,他们一辈子都想靠沈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