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大乾世子爷 撩乱逐春生 相敬如冰 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扶鸾 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替嫁高门后死遁了
张锡钧已到了京师,他还是第一次来到京师,这个大明的中心,皇城的所在。
虽早有心理准备,但当他抵达京师的当日,心中还是被这座宏伟无比的城市所震撼了。
太原府是大明的大城,从小在太原府长大和生活的张锡钧自认为自己有所见识,但也总觉得京师再繁华充其量也就比太原府更大些,人更多些罢了。但没想,当他看见京师巍峨的城墙,亲眼目睹京师的车水马龙和繁华时,张锡钧这才知道为何京师才是京师了。
一直以来,张锡钧都有一日能去京师的想法,在之前他这个想法是建立在科举赴考之上的。作为读书人,哪个不想着自己金榜题名一日?他张锡钧也是一样,等到考中举人,有了赴京赶考的机会,他张锡钧就能和前辈一般昂首挺胸前往京师,从而在科举上一显身手,最终功成名就迈入仕途。
这是张锡钧一直以来的梦想,三十岁之前他也是朝着这个梦想努力的。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突如其来的祸事打破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是梦想的破灭和家人的离去。
被打成乱党,白莲教徒,转眼间张锡钧家破人亡,如此大的打击让张锡钧甚至起了跟随家人同去的念头,可心中的坚持和仇恨却让张锡钧咬牙挺过了这一关,侥幸活了下来。
如今的张锡钧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只知道读圣贤书,一心要走科举的读书人了。经历巨变后的张锡钧心中满怀仇恨,更对这个世界的不公充满愤怒,他要报仇,要拿回失去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理想,可凭着他自己是绝对做不到的,而投靠朱慎锥是唯一的选择。
而今,张锡钧终于得到了朱慎锥的信任,并且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哪怕这个机会和他当初所想的略有不同,但张锡钧却很好摆正了自己心态,他并没觉得朱慎锥是对他大材小用,相反在仔细琢磨之后,张锡钧坦然前往京师。
用周安民帮他弄的户籍身份顺利进入了京师,看着京师的宏伟和繁华,张锡钧心里波澜起伏。
但他表面上却一副平淡的模样,仿佛来过京师多次一般。
进了城里,张锡钧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在京师的住处。
这个地方还是当初周安民来京师时候买下的,位置普通,面积也不大,只是一处二进的小院。
到了地方,看了看环境,院子不怎么起眼,因为有些时日没住人了,再加上眼下又入冬季,看起来略有萧条。
不过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张锡钧对这个地方还是颇为满意的,一来院子看着不起眼,不太引人注目反而清静。二来这个院子虽然普通,却靠近中城,无论去哪里都很便利。至于其三,里面的家具用具一应俱全,除了添置一些被褥等生活用品外,就能在此安家。
当天,张锡钧在附近打听了下,随后通过中人买了一家奴仆。这奴仆是一家三口,都是老实巴交的失地农户,为了讨生活来到的京师。
其中男的作为仆人,负责一些杂物和力气活。女的做些打扫厨娘的活,至于这夫妻两人的儿子年轻力壮,正好能当个长随,出入还能派上些用处。
这一家人都张锡钧直接签了身契,买下后就直接带了回来。接着,经过一番收拾后,这个小院就变得焕然一新,随着张锡钧和这家仆人的入住,院里也有了人气。
张锡钧是以普通商人的名义留在京师的,为了这个身份张锡钧还花钱盘了小铺子,请了两个伙计帮忙。这样的小铺子在京师比比皆是,并不引人注目,而且张锡钧在商行干了一年,对这方面也熟悉的很,操作起来更是有模有样。
弄完这些,眼看就到了年底,张锡钧也渐渐在京师落下了脚。这些日子除去忙着住处布置了店铺的事外,张锡钧经常出入各处场所,同三教九流接触,别小看这些,要知道这可是京师,天子脚下普通老百姓也和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不同,这里的老百姓有些看起来普普通通,可真要追寻,说不定就能和那位朝中的大人或者大人家中的仆佣搭上关系,一些消息灵通的很。
通过这个方式,张锡钧没花多少力气就大致了解了京师的情况,等知晓之后张锡钧才知道如今京师的局面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的多。
朝堂之上,依旧是东林党一家独大,其余各党和东林党明争暗斗,却被压的死死的。至于内廷,据传天启皇帝根本不管事,平日里不是在后宫和皇后妃子逍遥快活,就是呆在乾清宫的偏殿做木匠活。
皇帝喜欢干木匠活,这倒是令人意外之极,当张锡钧听说这个情况时也是一愣,他怎么都没想到作为九五之尊大明天子的皇帝居然会爱上这种“贱业”。
不过仔细一想又释然了,大明的历代皇帝中各式各样的奇葩多了去,比如说喜欢斗蟋蟀的,爱比自己年长十多岁女人的,有沉迷修道成仙的,更有正德那种不住皇宫偏要住在豹房,不爱后宫美人却喜欢民间寡妇,到处收义子,自封大将军,随心所欲想尽办法玩耍的。
至于当年的万历皇帝就更不用说了,几十年不上朝呆在后宫当宅男不管政务,历史上哪个皇帝是这么干的?眼下这位天启皇帝可是万历的亲孙子,基因所至有些自己特殊爱好也是很自然的事嘛。
张锡钧还在市井中亲眼见过天启所制的木工物品,据说是宫内的太监弄出来的,拿到一些店铺中去售卖。不得不承认,天启在木工上的手艺的确不错,设计精巧制作精美,如果不是知道这玩意是出自皇帝之手,一般人还以为是那位木工大匠的作品呢。
皇帝不理政事,许多事都直接丢给了司礼监代办,而司礼监的大佬就是魏忠贤魏公公。
而今魏忠贤执掌司礼监和东厂,虽然他不是掌印,却是名副其实的内相。天启皇帝对魏忠贤极其信任,魏忠贤手中的权利也越来越大,隐隐已有和朝堂上的东林党抗衡的迹象。
这些日子,市井中有不少读书人在谈论皇帝的所作所为,其中也对包括魏忠贤的权势日甚极其不满。
这些读书人慷慨激扬,对皇帝不做正事,重用太监,坐视阉党做大极为愤慨。言语中多有不忿之意,甚至有人还嚷嚷着魏忠贤就是当朝第二个刘瑾,如此阉党不除,将来恐有祸患。
皇帝就应该近君子远小人,更不能玩物丧志,堂堂皇帝做木工活简直就是离谱,更离谱的是居然还当街售卖皇帝的木工制品,历朝历代哪有这样的事?
至于魏忠贤,一个区区太监居以内相自称,而且处处和东林党对着干,这不是祸国殃民的阉党又是什么?
在读书人看来,皇帝就应该好好做皇帝,改掉这些毛病,杀掉魏忠贤,近君子远小人,垂拱而治,把朝政交给东林党来全权处置,如此大明才能蒸蒸日上,从而天下大治。
说道慷慨之时,有人甚至还说起了东林党顾宪成所在东林书院提下的那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他们看来,大明如今唯东林党方是君子,其余人无论是阉党还是浙党、楚党、齐党等都是小人。如想恢复大明盛世,解决辽东问题,唯有让东林党一言而决才是最好选择,就算是皇帝也是如此,作为皇帝根本不用做其他,把国事交付东林党,安安稳稳在宫中坐镇即可。
当有人提到这样的想法时,瞬间就会引来一片喝彩叫好声。不仅是这些读书人,在他们的谈论之下,普通老百姓倒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一时间东林党名声大噪,魏忠贤的名气在士子包括京师的百姓耳中越来越臭。
张锡钧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又听在耳中。
如果是早年的张锡钧话,或许会和这些读书人一样,被如此言语所挑动,认为东林党是好人,魏忠贤是祸害天下的阉党,而只知道重用阉党会干木工活的天启皇帝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但现在的张锡钧可不是以前单纯的张锡钧,在经历了巨变后,张锡钧早就不是当初的读书人了。
早在山西的时候,张锡钧就留意到了朝堂上的一些事,知道的一些内幕远比这些读书人更多。再加上张锡钧有着自己的判断,冷眼旁观之下从这些讨论中嗅到了不一般的味道,心中暗暗冷笑。
在张锡钧看来,这些读书人的背后无非就是东林党在指示鼓动,东林党之所以这么干无非就是想用这种手段获得更高的民间声望,从而用这样的影响力来排除异己,打击政治对手。
东林党这种做法犯了大忌,虽说东林党一直以清流自称,可东林党内真正称得上清流的根本没几个,大部分东林党人和其他党人没什么不同,无非就是看着更高洁些,口号更响亮些罢了,其本质却是一样的。
历朝历代,党争这个玩意从没好下场,朝中结党更是上位者所忌惮的。眼下东林党如此肆无忌惮,看起来是声望日隆,可同时也埋下了很深的隐患。
张锡钧一眼就看出东林党的问题,对东林党这些花招嗤之以鼻,更断定东林党越是如此,天启皇帝就越会重用魏忠贤。
道理很简单,如果张锡钧自己是天启皇帝的话他也会这么干,这天下哪有臣子如此压制皇帝的道理?如果把天下交由东林党,那么皇帝又算什么?皇权威严何在?任何一个皇帝但凡有些智商的,都会做出天启一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