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 大婚之日,我将未婚妻捉奸在床 本王是傻子,能有什么坏心思 万人嫌大师兄他重生了 虎贲郎 大明:朱元璋假死,朕威压四海 进京赶考还分配老公吗? 明神女记
重阳节这天,大梁皇后庾文君终于忍不住了,借着出外登高游玩的机会,杀到了城西梁府。
天子、皇后双双驾临,当然没人敢阻拦。
「梁卿这果园整饰得好。」邵勋装模作样拿起一枚梨,洗净后啃了起来。
「陛下再晚几天过来,可就没了。」梁芬笑道,随即有些感慨:「十亩薄田、几亩果园菜、数十株桑,都是臣闲时一点点开辟出来的。」
说话之时,梁芬总是担忧地看向里边。
邵勋看他那样子,也不说话了。
两人大眼瞪小眼,心事重重。
邵勋只能没话找话,说道:「年前天下诸郡上计吏会入京,朕已令众官会于广成泽宿羽宫,今年正旦朝贺便放在彼处。届时还会有一些名土、豪商与会,朕要与他们清谈,共商国是。梁卿觉得如何?」
「后汉之时,天子便常在广成苑戏水、讲武,可也。」梁芬说道:「彼处更是陛下的龙兴之地,自该回去看看。」
宿羽宫规模不小,是邵勋当材官将军时督建的,后来普息帝司马炽赐给了皇姐司马祎。晋梁禅代,仍赐司马祎,足见新朝天子德行有加,对前朝皇室的孤儿寡母都如此照顾。
司马祎年纪不小了,一年中大部分时候住在宿羽宫,偶尔有司马毗、司马黎、司马确(已升任襄城太守)等人过来看望。
入冬之后,便去羊献容当年居住的广成宫住上几天,泡泡温汤,吃些冬日难得一见的果蔬。剩下的日子,与广成泽那一堆前朝的遗老遗少或踏青游玩,或登山赏秋,甚至干脆来洛阳住上月余,生活比较自在,故身体还算不错。
邵勋也想去看看她。
他现在是喜欢新鲜年轻的肉体,但对这些旧人,如果一点不闻不问,似乎也不太对。
当然,开会是主要之事,其他都是次要的。
「梁卿为何不治产业?」邵勋看了看这个可能还是捡来的宅院,问道。
「浮沉大半生,只得一女、一孙,女不孝,孙体弱,治产业给何人?」梁芬语气淡淡地说道。
「朕可以给你一点钱粮、奴婢。」邵勋说道。
梁芬叹了口气,道:「臣无功,不敢受此赏。”
邵勋正待再说些什么,却听一阵环佩叮当,庾文君已经走了过来。
梁芬行了一礼,飘然远去。
庾文君神神秘秘地说道:「夫君,你道我发现了什么?梁阿姐她怀孕产子了,刚生下没几天。」
邵勋心下大震,面色却不动,看了庾文君一眼,问道:「此何人之子?」
「据说是一西州士人,阿姐早年与其相善,后来被迫嫁给了豫章王。」庾文君说道:「此人胆子是真大,前朝皇后都敢染指。听闻数月前病殁了,恐是?
说到最后,庾文君稍稍有些犹豫,终究没说出什么不好的话,只是看了邵勋一眼,道:「此子有些瘦弱,甚是可怜。’
邵勋心下有些担忧,恨不得现在就去看他的孩儿,不过脚却站在原地没动,
叹道:「八个月就产下,确实容易体弱。不如赐些滋补之物,如何?」
庾文君看着邵勋,说道:「妾已交办此事。夫君你以前可不会管这些琐事的啊。」
「梁卿理政勤苦,朕理应优恤其家人。」邵勋说完,一把搂住庾文君,道:
「齐杖不衰期早过,朕想煞皇后了。」
庾文君脸一红,又看着邵勋的眼睛,道:「以前都叫我文君的,你是不是就喜欢皇后?刘汉皇后、拓跋代可敦,还有前晋皇后——”
「无稽之谈。」邵勋抱紧了庾文君,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我独爱大梁皇后,爱了二十年了。」
庾文君眼中狐疑之色渐淡,脸更红了。
「符宝今年十九了,也该成婚了,一直拖下去不像样,夫君你可有人选?」庾文君挽着邵勋的手,行走在秋天的果园内,轻声说道。
「今冬去宿羽宫,届时会有许多人过来,不乏年轻俊异。」邵勋说道:「让符宝自己挑,她看上谁就是谁。我的女儿,还不需要委屈自己。」
「符宝不喜欢文弱的。」庾文君轻笑道:「她说最好心志刚毅、博览群书、
弓马娴熟,还长得好看的。」
「要求这么高?」邵勋倒吸一口冷气。
「寻常人家就罢了,有汤沐邑的天子长女,这要求高吗?」庾文君掩嘴笑道。
符宝没有食邑,因为她一直央求邵勋把平阳上林苑赏赐给她作为汤沐邑。
但上林苑太大了,虽说多是山,可周回二百余里实在太大,邵勋不肯,最后决定降低「一点」:赐景福苑(许昌宫旧址)及附近草泽,周回二十余里。
从经济角度来说,不如食邑,但这块地是少府名下的苑囿,有河池、竹园、
农田、果园、菜、桑林、草场,甚至就连宅院、水确等都是现成的,完全自己做主,另给园户三百,也不错了。
将来她若遣人去江南开辟荒山野岭建庄园,邵勋也会提供钱粮、人力的支持有这样的资本,再加上符宝容貌算是中上了,人财两得,仕途能坐火箭,要求高又如何?
「妾这便让人把消息散出去。」见邵勋不反对,庾文君便道:「京中贵妇听闻,定要其父兄、丈夫快马传递,下个月全河南都知道了,冬月河北也会尽知。」
「一帮长舌妇。」邵勋笑骂道。
「还不是夫君威加海内,大梁光耀四方?」庾文君笑道:「若是晋朝公主,
年轻俊彦怕不是要快马逃遁。」
邵勋大笑。
这话说得他心中舒爽。一个朝廷正统不正统,天家威望大不大,自然会从方方面面体现出来。
******
九月初十,邵勋又来到了城南的太学。
开国之前,他就在重新整顿太学了。
梁晋禅代之后,正式招收学生,今年二月初开学。
因为时间仓促,首批学生不多,只有百人而已。
即便他极力照顾,入学的百人还是以土人为主,外加部分武人、豪商子弟。
太学不是初级教育,事实上是有一定入学门槛的,这百人算是经过筛选入学的,被统称为「门人」。
入学两年后可以试经(考试),今还不到一年,自然没到考试季。
太学最多试五经,但学习的内容远不止五经,事实上有十多本书。像诗书礼易之类的传统经典,时人也不太爱读一一《易》可能例外一些。
盖因此时做官,最主要的是家世、名气。
家世是天生的,没法改,名气却是后天的,可以操作。
扬名的机会主要有二。
其一是知名老登点评,这多多少少还是和家世挂钩;
其二是清谈聚会一炮走红,为人称赞、传扬,或者靠长期经营人设,慢慢红起来。
第二种方式对家世要求降低了很多,一般士族或寒门子弟也有可能走通这条路子。
但在清谈聚会上,谈儒家经典是红不了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反感儒家那套东西,他们更亲近「放达」、「自然」、「真性情」,即「越名教而任自然」,探究生命的意义,玄之又玄。
所以儒生极力批判这种意识形态,因为他们的地位降低了太多,完全被压制了。
等到历史上南北朝那会,儒生还要大力批判佛学、道教思想,因为玄学热过去了,佛学、道学热再度兴起,儒学仍然被压制。
士族子弟不知道怎么了,大部分人就是不喜欢儒学,无论他们学没学过,无论南方北方。
邵勋觉得他奋斗了半辈子,威望、名气与日俱增,也算是「知名老登」了,
或许可以通过点评的方式引导某些东西。
清谈这种聚会形式,他觉得挺好,没必要禁止,只要议题正经一点就行了。
因地制宜嘛,他最擅长这个了。
等这方面出成果之后,太学的教材就可以更换一下了,反正学生们也不爱读。
至于郡县两级的基础教育,目前只在胡人聚居区推广了,比如岢岚、平阳、
西河、雁门、上党以及河对岸的上、雕阴、新秦等郡,各设郡、县博士一员,教个二三十名学生。
全国推广绝无可能,不具备这个条件,承担不起这个代价,只能一步步来。
九月十五日,邵勋下令于汴梁开设国子学。
与太学面向所有阶层不同,国子学只招收公卿勋贵子弟,包括府兵勋官子侄辈皆可入学,只要有推荐信即可。
学制与太学大同小异,暂时不会做大的变动,时机还不成熟,
对邵氏王朝来说,根基还是勋贵,而非士族。
两者之间可能存在重叠部分,但终究是两个概念。
他现在需要做的是护持好太学、国子学,让这两种新的选官途径稳定传承下去。
比起九品官人法,太学、国子学的试经制度还是有一定先进性的,他所要做的就是不能让其沦为摆设,毕竟魏晋两朝就是如此。
就当下而言,土人还不太会反对这种制度,盖因其本来就是魏普旧制,抵触程度相对较小,另外就是普通人的学识完全比不上他们,分去的「门人」名额较少,士族暂时不会产生危机感。
这种改革,就比较轻松愉快了,因为压根没到图穷匕见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