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不明不清 翊坤宫之变 1044 规划亚洲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18 08:16:54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org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org


随机推荐:我,无双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 开局捕获赵云,穿越异世当君王 为奴三年,王府众人悔疯了! 被贬后,我顿悟成圣! 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 全民三国:我的运气有亿点点好 无敌冠军侯 

    随着好望角和远征漠北两场战役的结束,和平重新回归亚洲。日本列岛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幕府名义上禁止一切海外贸易,实际上迫于内需和外部压力一天也没断绝。

    唯一的区别就是对象从欧洲商人换成了大明商人,产自明帝国的白糖、甘蔗酒、药品、棉布、铁器、玻璃器、农具、钟表、化肥、木材,一船又一船的运过去。再带着产自日本的生丝、硫磺、白银、黄金返回。

    仅从种类和数量上算,日本已经成为了贸易逆差国,进口商品数量远远大于出口,国内的贵重金属产量又没那么大,用不了多久就会拿不出钱和相应的货物购买明帝国的货物。

    幕府对这种状况也没有熟视无睹,刚开始还偷偷派人化妆成海盗抢劫来自大明的商船,一方面可以不劳而获,一方面也能遏制贸易逆差。

    但折腾了不到一年就偃旗息鼓了,大明帝国的海军过于强大,也过于不讲道理。一听说有海盗抢劫大明商船,二话不说扑过来十多艘战舰,有事没事就在航线附近游弋,对往来船只进行盘查,稍有不从立刻痛下杀手。

    幕府想派人去大明都城找皇帝抗议,但派出去的使节也被大明海军给抓了,又原封不动的送了回来。

    顺便带话给幕府将军,别费劲了,海军就是大明帝国皇帝派来的。但不要怕,和日本无关,海军只在闹海盗的海域活动,啥时候把海盗清缴干净了啥时候撤走。而且一分钱也不用幕府出,从吃喝到炮弹全自带。

    这么仗义的邻居打着灯笼也不好找,心甘情愿的替邻居家扫门前雪,拦都拦不住。还不要报酬,自备工具,不喝水不抽烟,扫完就走。

    不让扫?这么说话就太伤情份了,门口路面又不是你家的,有积雪不扫滑到路人也不合适啊。非出门拦着,有本事就来试试看,做点好事咋就这么难呢!

    文的武的都不成,这可把幕府难住了,更难的是对马、肥前、萨摩、大隈、土佐等几个藩还和明帝国海军私下里眉来眼去,对幕府的命令阳奉阴违。

    多一半来自明帝国的货物,都是从这几个大名地盘上通过陆路向关西和关东地区扩散。幕府政策宽松了,他们就明着进行海贸,政策收紧了,他们就改成偷着走私。反正一船货物不少进,一两银子不少赚。

    想玩攘外必先安内吧,时过境迁,实力有点不允许。一眼没盯住,九州岛上的大名全靠海贸迅速致富了,除了人口有了明显增长,武力值也相应提高了不少。

    每家都能凑出千把人的精锐,使用产自大明的火枪和火炮。真要是打起来,幕府军队可能得付出极大的代价,这还是假设大明帝国不插手的情况下,否则胜负难料。

    这时候因为参勤交代而来的对马藩主宗义成,给德川家光出了个主意,堵不如疏。与其冒着与如日中天的明帝国开战的风险禁海,不如换个思路,坐上明帝国的顺风车一起发展。

    具体讲就是用市场换技术,从明帝国引进投资在日本建立工厂,在本土生产部分产品。这样一来不光日本国民有了工作机会、幕府多了收税项目,最终还能把产品返销回明帝国,多少抵消一部分贸易逆差,说不定还会有赚。

    另外只要把明帝国的生产技术学到手,以日本人吃苦耐劳往死里干的精神,用不了多少年肯定可以超过师傅,做大做强!

    这么一本万利的好点子,听得德川家光浑身舒服极了。做为统治者,到底是不是贸易逆差其实不重要,怎么维护好统治地位才是重中之重。

    海禁为啥?说到底是怕九州岛上的大名富裕了,人口多了,武器先进了,最终不再听自己的话。现在好了,咱把工厂建到关东地区来,这里也不是没有良港,此消彼长,不就平衡了嘛。

    说干就干……不对,先等等,说得这么热闹,有个问题不解决前面都等于白忙活。大明帝国愿不愿意把工厂建到日本,同不同意把技术外传呢?

    这时宗义成又说了,在对马藩认识两位大明海商,都挺有实力,也挺有胆量。明着和大明帝国要求肯定得不到允许,但走私这种事从来就没断过,只要利润足够多,大明商人敢把皇宫的城墙拆了卖砖。

    所以这件事不能公开做,得偷偷的暗度陈仓。由他去和大明海商交涉,让其从明帝国走私机器设备到对马藩,再换船运到关东建造工厂。

    至于说技术……还是偷,花高价从明帝国聘请懂技术的匠人过来当师傅,一边操作设备一边教授徒弟。日本人又不傻,很快就能学会。

    这话算是说到了德川家光的心坎里,如果光明正大的和明帝国谈投资他心里非常没底。可是一听到偷,嘿,浑身都舒服,马上委派给宗义成一个秘密任务,全权操办工厂引进事宜。

    并罗列了一份清单,排在最前面的是纺纱厂和缫丝厂。这些年日本的家庭作坊大批倒闭,没办法,明帝国的生丝产量高质量好价格还低,全方位碾压日本生丝。

    究其根源,不是日本人蚕养的不好,也不是缫丝手艺差,而是明帝国采用了畜力和水力缫丝机,还有专门煮蚕茧的药粉辅助。要是能把这套设备和技术学会,日本蚕农就能保住饭碗了。

    棉布也是一个意思,机器纺的棉布、麻布又快又好又便宜,手工纺的没人要。一大堆日本家庭妇女又失业了,还要每年进口大量棉布,里外全是赔。

    最终的结果很令幕府上下欢欣鼓舞,大明海商果然神通广大,也胆大包天,拿了十倍的价格,不光把机器设备拉了过来,还有配套的技术大匠。

    随着第一家缫丝厂在关东地区顺利投产,日本就迈开了引进外资、产业兴国的步伐,在1628年到1635年间,在关东和近畿地区建立了三十多家工厂。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org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