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百家争鸣:这个钜子有点猛 第六章、逼上绝路

作者:修行的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05 15:20:19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org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org


随机推荐:撩乱逐春生 扶鸾 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替嫁高门后死遁了 重生古代灾荒年: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 相敬如冰 

    第六章、逼上绝路

    宛县灭门惨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净,不仅当事人全都死了,就连衙门的档案室都被付之一炬,所有线索全都断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衍朝廷的未破卷宗中,又会多出一宗永远也不知凶手是谁的悬案。

    为了不引起恐慌,大衍朝廷甚至还会启用另外一名死刑犯冒充凶手结案。

    墨家总舵之所以怀疑到席星辰头上,也是因为席星辰在案发当晚在现场出现过,并侥幸被另外一名墨家弟子看到,而且之后席星辰又离奇地消失了几天。

    换句话说,就连墨家总舵掌握的线索,也仅限于那名墨家弟子的一面之词,如果席星辰矢口否认,一时半会还真拿他没办法。

    现在席星辰主动认罪,事情就好办多了,至少它成不了冤案、错案了。

    接下来就是量刑。

    袁兴邦深知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墨家三支中只要有一家对裁决结果不满意,都会凭空生出不少事端,这恰恰是袁兴邦最不愿意看到的。

    袁兴邦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说道:“至于怎么处理,戒律堂自有裁决。只是我也很好奇,席星辰你作为墨家的天下行走,是什么事,让你明知墨法无情也要明知故犯?”

    席星辰知道他接下来的陈述关乎身家性命,决不能有半点急躁,于是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缓缓说道:“今年四月,我游历至宛县,顺便拜访了一位墨家弟子,并向他说我想了解一下宛县的民情习俗。”

    “这名墨家弟子叫董良策,是一名在县衙当差近二十年的老捕快。当我找到他时,他刚好要去县城四十公里外的驻马镇杨家村,协助那里的里正处理一宗自杀案。”

    “由于杨家村比较偏远,县衙事情又多,人手紧张的县令戴安东觉得案件不复杂,董良策又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捕快,因此就只派了他一人前往。”

    “董良策听我说明来意,同时也觉得我有些手段,至少不会给他添乱,加上路远,一个人上路有些寂寞,于是同意带我同行。”

    在一众墨家长老的注视下,席星辰整理好思路,将他宛县之行的遭遇一一道来。

    大衍王朝,景宪三十四年,四月十二日,阴。

    四月,恰是一个陈粮用完,夏粮未收,青黄不接的尴尬月份。

    这个月份,也是大衍王朝每年流民最多的月份。

    大衍律例,每年三、四两月,各州、府、县衙门都得在城外搭建粥棚,救济四方灾民,以防地方上流民过多,引起民变。

    席星辰和董良策出得城来,便看到一队队衣衫褴褛的灾民从四面八方向宛县县城集聚。

    席星辰望着络绎不绝的灾民,忍不住问董良策:“董爷,宛县地处通天河流域中部,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应是南疆大陆最富庶之地,为何这里也会有这么多的灾民。”

    董良策闻言,长叹了口气:“话是说得不错,但是这五年来,宛县遭了天灾。”

    一说起天灾,董良策的语气就格外的沉重:“前三年,宛县滴雨未下,河床干涸,井水干枯,庄稼枯死,赤地千里,百姓颗粒无收。”

    “好不容易等到去年开春,雨终于下来了,老百姓看到了希望,连忙将省吃俭用留下来的种子种到地里,谁料大雨连绵,一下就是半年,田里的庄稼刚返青便被洪水淹没,又是颗粒无收。”

    “经过老天爷五年的折腾,宛县百姓再富有,也被耗成了一无所有。”说到这里,董良策苦着脸道,“实话跟你说吧,照现在闹饥荒的程度,再过一两个月,县太爷连粥都施不起了。”

    “到那时,宛县的老百姓又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喽。”

    董良策再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席星辰这些年代表墨家天下行走,观察天下大势,现在已经走遍了大半个南疆大陆,可以说是亲自感受了这次天灾的威力。

    据后来的历史记载,景宪三十年到三十四年的这次大天灾,波及极广,整个大衍从南到北,自西往东,几乎全都覆盖了。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席星辰想到自己一路行来看到的惨状,不禁感慨道:“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不是,我们这次去杨家村处理的这桩案子,据说是一家人饿得实在受不了了,一家人便一起上了吊。”

    董良策一想到案子,便失了说话的兴趣,挥了挥手,示意席星辰赶紧赶路。

    杨家村离宛县县城虽然只有四十余里,但由于山路崎岖,席星辰和董良策虽然骑马,赶到杨家村的时候,也是下午时分。

    到了杨家村后,董良策还是按规矩先拜见了杨家村的里正。

    杨家村的里正叫杨三颂,也是杨家村的族长。

    杨三颂五十多岁,穿着一套满是补丁的衣服,骨瘦嶙峋,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六七十岁,干巴巴的老头。

    很显然,即便是作为杨家村族长,杨三颂在这几年的灾荒中,也吃了不少苦。

    由于人命关天,董良策和席星辰在杨三颂家里讨了杯水喝,便让杨三颂带领他们去苦主杨晓金的家。

    苦主杨晓金的家在西山脚下,与族长杨三颂家一东一西,刚好要经过整个杨家村。

    刚出了杨三颂的家,便看到两个小男孩有气无力地躺在田埂上,两眼直发青光。

    见到这两个小男孩,席星辰的心莫名的抽搐了下。

    这是要饿死人的前兆。

    席星辰从怀里摸出一张饼,这是他今天准备的干粮,因为赶路有些急,路上没有吃。

    席星辰将饼撕成两半,递给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接过饼,立刻狼吞虎咽地啃咬起来,丝毫不顾哽咽着。

    杨三颂的婆娘见状,赶紧舀了一瓢水,递给两个小男孩。

    两个小男孩“咕隆咕隆”喝下一瓢水后,精神顿时好不少。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org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