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撩乱逐春生 相敬如冰 重生古代灾荒年: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 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扶鸾 替嫁高门后死遁了
“桑卿,你亲自去!”
未央宫中,刘彻的声音有着难掩的意气风发。
先是炼炉,又是铁矿。
即便是张启那般的手段,终究也抵挡不住底下之人的欲念。
他望向了桑阳。
如今宫中,他的心腹侍中多数派往了长安周边,负责与羽林郎们共同新建对如今的汉朝至关重要的炼炉。
宫中他能完全信任的人不多了。
以往,负责一些商事方面的活他都是让桑弘羊去办的,他手底下桑弘羊对于汉朝税赋起着不小的向上作用。
若是没有张启的出现,如今他便要施行早已定好的盐铁专营国策了。
可惜。
如今的局势已经不足以支持他继续独断下去,为了巩固其余州郡的统治,适当的让步是必然要做的。
“臣领命。”
殿中,桑阳的眼神中露出一抹难以察觉的波动。
这还是他进入长安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得到出离长安的机会。
不过很快,他眼中那抹色彩淡去。
若是要走他早就可以走了。
前年辽地织网密探给他传递了消息,阳神的计划可以终止了,君上允许他返回辽地。
只不过他自己没有答应罢了。
君上大事未成,他不会放弃这个可以一直待在刘彻身边获得重要情报的机会的。
只有当整个华夏土地皆在君上版图之中以后,到那时才是阳神真正该消失的时候。
离开了未央宫。
桑阳径直往宫外走去。
有刘彻的旨意在,进出未央宫对他来说就如同回家离家一般。
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根本无需他插手,待他到了宫外,早已经有宫中太监备好了车架。
“桑侍中,陛下交代的事情宜早不宜迟。”
“吾知晓,走吧。”
桑阳朝着太监点了点头,踏上了车架。
车架在长安城的直道上行驶的飞快,不多时,便驶出了长安城,奔着青州方向而去。
而在城中。
一间临近直道的酒肆里。
擦着酒杯的店家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进到了内屋里。
“阳神已离长安,速传”
——
“小华,都准备好了,一共三百万斤铁矿石,都已经到鲁阳了,后续可能还有二三百万斤。”
鲁阳。
新任汉朝大庶长的廖华与培元邵等人正漫步在鲁阳城中。
上次献给刘彻炼炉技术后,虽然他的身份一连连跳十八级,但却并未有任何实权在身,也暂无任何职务。
“家里调动的这么快?”
听见身边培元邵所说的话,廖华有些惊讶了起来。
去年收到家里送来的家书让他们跟汉朝建立贸易关系,利用自己上交原始炼炉技术他基本上也算是与汉朝建立了联系。
虽然以刘彻给予他爵位但是并未给予任何实权看得出他并不被信任,但只要有了开始,那就足够了。
而且无论怎么说,从张启定下的对汉政策来看,汉朝方面确实是受益的一方。
无论是炼炉技术,还是这次的铁矿交易,尽管张启有着图谋,但东西却都的的确确都是真的。
廖华一身富家公子的打扮,培元邵邹仓等人跟在他的身侧像极了带着家丁出门的富家阔少,几人漫步在这座刚刚复苏起来的城市当中。
听到廖华这么说,几人中最为沉稳的邹仓开口回道。
“一半是从家里调来的,还有一半是银州那边这些年的积攒。”
“难怪.”
廖华点了点头,按照辽地这些年普及的计量单位,三百万斤的铁矿石足有一百五十万吨了,这个数量,对目前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而言不可谓不大。
即便是辽地每年都还有铁矿剩余,短时间内也不太那么容易凑齐,最大的可能还是得从银州方面调取。
毕竟论矿业的发达程度来讲,目前银州那边是规模最大的。
得益于不断地消耗倭奴的数量,银州那边的矿业开发技术是目前辽地正权中最发达的,各类开矿采矿的设施设备也是最好的。
每年辽地都会让许多技术工人与学子前往银州交流,而后再反哺辽地正权的矿业当中。
鲁阳的城中百业待兴,之前太平军席卷而下,附近临靠青州的城县都是人去楼空,如今青州动荡的局势稳定,辽地与汉地间的战争也在张启单方面的停战下与汉地达成了默契,所以当初逃离的百姓陆陆续续的又被遣返了回来。
只不过,数量上不会再有当初那般了,当初太平军起势虽让天下大乱,但在当时也确实吸引了许多实在活不下去的穷苦之人。
所以就现在的鲁阳城而言,回来的人不足当年的三分之一去了,而且,曾经的算得上殷实的人家,到了现在,也成了那批活不下去的穷苦人了。
历史永远都是一样的,即便张启为的是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好的活下去,但在这之前,他所做的,也同样是迫害的一部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莫过如此了。
城中的百姓衣衫褴褛,有的在寻找着生机,有的在这一路的流亡中累垮了身子。
许多枯瘦的少年少女被拉着跪倒在了路边,一根草节插在他们嘈杂的枯发上。
一路的流离,最终他们还是回到了家乡,只不过回来的后果并不怎么好,活不下的人太多了,父母们养不起这么多的人。
卖身,成了出路。
“买下吧,府里确实少了些人手。”
看着他们,廖华淡淡的说了一句。
一旁的培元邵点了点头,从钱袋中掏出了银钱,将周边近百个孩童买下。
这也是当年的田地还未重新分配,若不然,这一幕就是换成了兼并田亩。
廖华此时所做的,就如同世间所有的豪族一样。
近百个孩童被买下,很快,廖华坐落在鲁阳的宅院管事就来领着人回去了,留下了一地撕心裂肺却又感恩戴德的恭维。
走在鲁阳的街道上,一名不起眼的汉子在拐角的地方将一张纸条塞到了邹仓的腰间,两人心照不宣的交错而过,没有任何的交流。
待走得远了,邹仓拿出腰间的纸条看了一眼,上赶了两步来到廖华身边。
“小华,朝堂负责采购的人快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