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闺蜜齐穿带崽跑路!世子急疯了 穿成宠妾,我靠作妖改写be结局 闪婚京圈太子爷:小叔他老了,选我! 团宠真千金手拿神明剧本 超级帅男闯荡社会风云乍起 昼夜边界 重生1961,开局相亲对象就被截胡! 开局被献祭,玄门世子妃名动京城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冯承素此刻吟诵的诗句出自诗经《陈风月出》。
今日休沐,他放下了弘文馆内精密且繁忙的工作。
说实话,他每每升迁大多因为自己的书法能力,当他接到陛下的任命,参与王右军《兰亭集序》的临摹工作时,自是喜不自禁。
当然,临摹要求的是准确,使用的是双钩法,以求近似真迹,因此并不需要太多自己的发挥。
可是在这个月夜,或许是就着炙羊肉喝了些酒,他也学着会稽兰亭之宴上的王羲之生出一些洒脱之意,挥手写就他自己的“兰亭集序”。
可是,并无丝竹管弦,也无曲水流觞,更无佳人在旁,他与这月这影成了相互慰藉的朋友。
她过得还好吗?难道这月下起舞的身影只是我一厢情愿的幻想吗?
临帖容易,却再难描摹佳人的美。
想到这些,冯承素的内心一片怅惘。
。。。。。。
这一段戏并没有太多的台词,因此需要演员把握角色的内心感受,要用眼神和肢体将角色的情绪表达出来,让观众一目了然,在表演难度上是相当大的。
李尔和其他人站在一旁,看着迟北的表演。
在李尔看来,迟北的表演是下了蛮大功夫的,无论是仪态,还是下笔的动作都非常符合一个古人的感觉,但是问题是他不是冯承素。
也就是说他没有进入角色,太过于追求动作仪态的标准,而把一个独特的人变成了千人一面,让人无法看出他究竟是谁。
但这样的表演比起一些狗屁倒灶的“演员”来说,也可以说是吊打了,在这个比烂的时代,他的努力也值得他拿到一个新人奖。
迟北最精彩的一段表演就在他挥手写字的时候,也许是内心充满了自信,这与冯承素那时释放出来的洒脱有些相似之处。
表演完毕,王导马上大赞:“真是精彩绝伦的表演,虽然没有什么台词,但戏点全在那些细微的表情变化中”
李尔听了王导的话都佩服王导的语言表达能力,那哪是细微的表情变化,李尔几乎全程都没看到什么细微的转变,都是咔的一下就换了个情绪,让人猝不及防。
“咦?罗总你看,迟北竟然真的在纸上作了《兰亭集序》”,王导非常刻意地引起罗总的注意。
果然罗总和众人都凑了过去,一看,确实是由迟北亲手书写的《兰亭集序》。
“可以嘛,年轻人还能去学习这些,精神可嘉”,罗总微笑着说道。
上官先生在旁边看了一下,没有说话。
作为语言艺术大师的罗总,他说“精神可嘉”的意思就是“写得很好,下次别写了”
不过,沉浸在自信当中的迟北当然没能理解罗总这句已经很直白的话,非常高兴地说道:“谢谢罗总的夸奖,实在是献丑了”
“你还知道啊,确实是献丑了”,罗总心中暗自吐槽。
吐槽归吐槽,实际上迟北这段表演已经让罗总满意了,他的要求并不算太高,不出戏即可,而且迟北能够写毛笔字已经算是惊喜了,还能要什么自行车呢?
“那现在请李尔试一段吧”,王导笑道。
“行”
李尔说完,便走向了那个几案。
他将袍衫稍稍整理,几个细节的动作,大家一下就看出了不一样。
待他坐下时,整个人眼神和气质瞬间不同了,这是连不懂戏的上官泰清都能一眼感觉到的。
只见李尔做出剪烛的动作,然后微微抬头,眼神便看向远方,大家似乎都能感受到此时从窗外洒进来的月光。
这几个动作太细节了,剧本里并没有写出来,但是李尔一做便让人身临其境。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明明是一样的台词,但是李尔念出这句诗时的韵味与腔调确实刚才的迟北望尘莫及的,在场的人都能听出台词中的思念与点点的疲惫。
罗总看着李尔的表演,当下就觉得是他了。
在一声轻轻地叹息之后,李尔的动作幅度稍微大了一些,同样提笔在纸上书写起来,那动作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罗总和上官都觉得他书写时的姿态比起会书法的迟北更有韵味,也更有魏晋士大夫的风流自在。
当李尔搁笔时,整个表演结束,一气呵成。
“好!演得好!”,罗总直接夸道,这一次他是认真的。
李尔走了过来,已不再是那个唐朝官吏的形象,又恢复了平时的随意,出戏入戏,毫无障碍。
“罗总,看完表演之后,你觉得应该定下谁来演”,上官泰清饶有兴趣地问道。
“这,李尔的表演精湛娴熟……”
原本在一旁不声不响的迟北经纪人感觉形势不大对,马上向王导示意。
王导接收到信号,马上拉着罗总到一旁小声说道:“这迟北是华英现在力捧的新星,华英一直与我们合作紧密,不如送他们一个顺水人情……”
罗总听了王导的话,也明白他的意思,他有些犹豫,虽然迟北还不错,但从表演上来看,李尔肯定更胜一筹,不过华英的人确实得照顾一下……
罗总还在考虑,只听到上官泰清突然激动喊道:“这?这是你写的?”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过去,只见上官泰清拿起几案上的绢纸。
上面所写正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虽然因为时长原因,只写了短短几列,但这字的形态与神韵竟与王羲之所写不差分毫。
“原来你也会书法,怎不早说”
罗总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自然凑过去细看。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其他人看李尔所写的这几列,只觉得好看,与“神龙本”所临摹的《兰亭序》十分相似。
可上官却看出了其中的精妙,这不是没有灵魂的模仿,这幅作品运笔之自然流畅,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这水平哪怕是苦练十年之人都未必有其一二,而这竟然出自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之手。
“敢问先生师承何人?”,上官泰清突然郑重问道。
大家都被这位华夏书协副会长的态度给吓到了,“这是怎么了?”
“师承何处?”,李尔心中暗想:“难道要告诉你师承系统吗?说了你也不信吧”
他微微一笑,吐出四个字:
“师承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