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我在明末有套房 正文卷 第六一四章崇祯的烦恼(二更)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09 23:57:45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org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org


随机推荐: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娘子多福 当不成咸鱼就只能当第一了 枪火余烬 被娇蛮少爷缠上了(女尊) 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 三国之开局月下追子龙 牛顿降生大明朝 

    第六一四章崇祯的烦恼

    袁可立作为一个知兵的大臣,他的军事嗅觉还是相当敏锐的,全家军的军事制度,对于大明来说,简直是不可复制的。

    就算朝廷想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分划拉拢全家军的将领,这一招对于全家军是没有用的。

    全旭训练的军队,不仅仅有严格的规定,还有完善的后勤,科学的营养,强大的工业能力,这些因大明都不具备。

    而且,朝廷的思路有问题。

    全旭没有理会中枢以及中原,不代表他不愿意理会,而是等着大明朝廷中枢继续作死,只要搞得天怒人怨,全旭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他想要的结果。

    袁可立看出全旭的兴致不高,就岔开了话题:“辽东有百万大军?那你怎么负担得起?十户百姓,勉强可以供减一名士兵,像辽东新军那种装备,十户的税收,恐怕远远不够吧?”

    “辽东不收农税!”

    “不收农税?”

    袁可立也隐隐听过这种传闻,不过,他不相信的,全旭造了那么多的战船,养着那么多的士兵,在朝廷眼中,辽东新军与天雄军的数量差不多,而且全旭也是一个非常喜欢享受的人。

    据说,他在辽东建的府邸,简直就是一座城池,出入都是数百上千名仆从,这样靡费的费用,应该不会低,那么有限的军费,再加上全旭的贪污,辽东新军的数量估计没有超过五万人马。

    “辽东与大明不一样!”

    全旭不怕大明偷师,如果愿意学,学习辽东的模式,他反而更容易夺取天下:“辽东的税官是不会到百姓家中收税的,他们只会通过百姓在出售粮食的时候,根据出售粮食的数量,进行收税。反正辽东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是唯一控制着粮食的总公司,他们在收购粮食的时候,会享受一部分的财政补贴。

    别看全旭在琼州府的时候,把粮食卖到三钱银子每石,然而在辽东粮食的保护价格就是每石大米五钱银子,土豆粉四钱银子,麦子三钱五厘,玉米也是三钱每石,这是辽东的粮食保护价格。

    当然,粮食公司的真正目的就是抑制粮价,而非为了牟利,赚钱的行业,永远都是工业产品,现如今江南的纺织工厂,根本就没有办法与辽东竞争,他们只能出售生丝,作为辽东的原材料基地。

    “那你是如何把辽东经营得那么富?”

    全旭淡淡的笑道:“其实很简单啊,多修路,多种树,多养猪,多开工厂!”

    袁可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其实,全旭的开发辽东模式,也不是他自己的原创,而是根据漂亮国学习的,简单来说,那就是移民,移民,再移民。

    别看官府帮助移民免费建造房子,分配土地,可全记银行一直是获利的,那些转一圈,又回到全记银行,而贷款每年的利息就高达两成,放在后世,妥妥的的高利贷,然而大明,全记银行却是出了名的良善企业。

    凡事就怕衬托,那些土豪劣绅把全旭衬托成了大善人,全旭找谁说理去?

    从生活水平上说,辽东比周边地区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在周边地区中,即便是经济状况相对不错的辽西,普通人的生活水准和辽东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

    这里的“普通人”是指辽西将门的将领家族,普通百姓和军户就算了,在辽西,军户和普通将士,根本就不算人。

    仅仅一条辽河相隔,在天启七年辽东全部丢失,沿着辽河只有零星的屯堡,短短七年多的时间,沿着辽河出现了一百多座镇堡,眼看着一河之隔的河东,如此富庶。

    辽西也急,他们也多次派人前往辽东学习,不过很多东西学是学不来的,耕牛对于辽西来说,现在还是稀缺资源,辽西将门的低级将领家中,都不能保证每家每户都有一头耕牛,而这在辽东,一家有几头牛或者几十头牛已经是常态。

    特别是战马,辽东的私人战马拥有数量,比例恐怕比后世的千人拥有轿车的比例还要高很多,辽西没有办法学习,无论养马,还是养牛,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

    任何一个镇堡,随便凑凑,二三百骑就出来了,这个数量乘两千多,辽东的骑马民兵就多达二十余万人。

    可想而知,皇太极会有多大的压力。

    辽东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因为百姓手中有钱,消费能力强,辽东一千多万人口,消费能力大明两京十三省都强,大明两京十三省加在一起,也没有三百七十多万匹战马,更没有五六百万头牛。

    这上千万的大牲口,可不是那么容易养活的。

    袁可立的身体,注定他不能久坐,很早就躺下来歇息了。

    全旭在看着袁可立睡觉以后,就望着袁枢道:“伯应兄,现在哪里高就?”

    袁枢有些不好意思,他没有考中进士,连个举人都不是,依靠袁可立的荫官,最开始是

    授詹事府录事正九品,后调到南京都督府后军都事(从七品),再升任太仆寺寺丞正六品,任户部山西司主事(正六品)。

    司主事上面计二十四个郎中,郎中上面还有左右侍郎。他是从崇祯二年开始当官,短短五年之内,从正九品升到正六品,这个速度已经不算慢了。

    全旭有些不以为然:“才六品官?要不这样吧,把官辞了,你带着嫂夫人去辽东,辽东十八州,随便你选!”

    从正六品到从五品,也算是升级。

    辽东的州,关键是朝廷不承认,各有优劣。

    袁枢苦笑道:“父亲大人身体不好,我只能侍奉左右!”

    全旭拍了拍袁枢的肩膀道:“恩师已经致仕,你们要不然一起去辽东享福!”

    “此事,日后再说!”

    全旭张了张嘴,没有办法再劝,他其实更想让袁枢去琼州府,可关键是琼州府是一个发配犯官的地方。

    那不是恩赐,而是欺负人了。

    ……

    崇祯是晚些时候,得知了全旭进京的消息。

    锦衣卫向崇祯密报,崇祯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在皇宫里等着全旭,可是他左等右等,一直没有等到全旭出现。

    有一种思念,叫做望眼欲穿。

    崇祯茶饭不思,只想看到全旭。

    因为,全旭和其他大臣完全不一样,他才不会耿直劝谏,而是像朋友一样,给崇祯带一些土特产过来。

    打日本九州岛,崇祯给全旭授权,全旭给皇宫送了一百多万两银子,打了吕宋又送了八十多万两,打了琼州府,全旭送了一百二十万两银子。

    前前后后,崇祯收了全旭三百多万两银子,相当于多了大半年的税收,崇祯内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实了起来。

    随着内库充盈,崇祯的脾气也在见涨。

    终于等到晚上九点多钟,崇祯终于等到了全旭。

    崇祯看到全旭,不等全旭行礼,急忙上前打着招呼:“东升,好久不见,我真是羡慕你啊,你看看,咱们年岁差不多,你风采依旧,朕却发鬓斑白……”

    “陛下操劳国事,劳体费神,臣就是吃喝玩乐,没心没肺!”

    “温卿该向学习,如果治理一个国家!”

    崇祯皇帝一脸郁郁:“辽东那个不毛之地,经过你的治理,如今已经成了为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

    其实,凭心而论,也不能怪温体仁,大明这个烂摊子,换谁上来都是一样,不怕满身的脓疮刨除,大明的积弊就没有办法根除。真换成全旭当大明的首辅,他一样也没有办法。

    大明操蛋的制度,设立了六科言官,充当内阁大臣的反对党,这些无耻的言官和御史,就是因为科举考试成了进士,他们既不通庶务,也不理财政,治理国家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外行。

    这些言官就像公知一样,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就连周延儒一样说翻船就翻船,如果让全旭当这个首辅,他会憋屈死。

    如果让他舒服,所有的言官,他能全部杀光,一个不剩,这些人简直就是浪费粮食。

    “温阁老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换成其他人,也未必会比温阁老做得更好。”全旭还是帮温体仁说句公道话。

    事实上,崇祯朝所有的内阁四十多位大臣,温体仁是最有能力的一个,问题是,他不是东林党,没有足够的小弟摇旗纳喊,换成周延儒更加不堪。

    崇祯皇帝仰天长叹,目光越过全旭的头顶看向远方的天空,一脸惆怅。

    这些言官就像公知一样,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就连周延儒一样说翻船就翻船,如果让全旭当这个首辅,他会憋屈死。

    如果让他舒服,所有的言官,他能全部杀光,一个不剩,这些人简直就是浪费粮食。

    “温阁老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换成其他人,也未必会比温阁老做得更好。”全旭还是帮温体仁说句公道话。

    事实上,崇祯朝所有的内阁四十多位大臣,温体仁是最有能力的一个,问题是,他不是东林党,没有足够的小弟摇旗纳喊,换成周延儒更加不堪。

    崇祯皇帝仰天长叹,目光越过全旭的头顶看向远方的天空,一脸惆怅。

    PS:稍等修改,差两百字没有写完!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org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