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秦史通俗演义 正文 第55回吴起伐秦河西尽失阴晋之战元气大伤

作者:老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6-05-16 12:30:51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org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org


随机推荐: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 宠妃 无双十公子 成了病弱反派的吊命人参后 继室日常 [综英美]管家的自我修养 娇吟 重生养夫郎 

    第五十五回吴起伐秦河西尽失

    阴晋之战元气大伤

    话说魏文侯命吴起为大将军,于秦简公二年(前413年)兴兵伐秦,很快就打破了秦、魏两军在少梁及黄河两岸的力量平衡。吴起率领魏军很快渡过黄河,突破秦军防线,直奔秦国的咽喉要地郑邑(今陕西华县一带)杀来。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秦国雍都。秦简公闻听大惊失色,立即召集庶长鼂、大夫菌改等商议迎敌之策。而此时的庶长鼂已历经四朝,年老体弱,不能带兵征战,秦简公只好命大夫茵改率军出征,迎击魏军。可是,秦简公深知,以秦军之力是难以阻挡魏军的。这时庶长鼂说:“在此危难之时,唯有求救于齐、楚两国,方能解之。”于是,秦简公遣使前往齐、楚两国求助,可趁此时机,兴兵伐魏,以使魏回兵,可解秦一时之危。齐宣公、和楚简王闻知有此良机,岂能错过,皆兴兵伐魏。齐军攻破魏之黄城(今河南内黄县西),又围攻阳狐(今山东阳谷县西北)。楚军攻魏,至上洛(今陕西洛南县一带)。秦简公闻知,齐、楚两国攻魏,心中欢喜,便命大夫菌改,率军前往郑邑,与郑邑守军夹攻吴起的魏军。当阳狐、上洛的魏军派人前往魏都安邑求救时,魏文侯却命两城将士坚守待援,但并不发兵救援,而是继续督促吴起与秦军力战。同时,命世子魏击率魏军,乘秦军与吴起大战之时,渡过黄河,再次突破秦军的黄河纺线,进攻秦国的军事重镇繁庞。很快,秦军大败,损失惨重,不但,郑邑失守,繁庞城也于秦简公三年(前412年)被魏军攻破。魏世子击怒秦人的坚守,将秦民皆驱逐出繁庞城。

    秦简公闻知秦军节节败退,惊恐不已,连忙召集庶长鼂等群臣商议对策。可是,庶长鼂及群臣皆无计可施,唯有唉声叹气。秦简公无奈,只有命大夫菌改率领秦军退守洛水。不久,庶长鼂病死,秦简公亲掌朝政,命大夫菌改为大庶长,急欲富国强兵。

    魏文侯在夺去了秦国的郑邑、繁庞之后,并没有给秦国喘息的机会,稍加修整,便于秦简公六年(前409年),命吴起为大将军,继续向秦国的河西之地发起进攻。此时的秦军已经无抵抗之力,节节败退。吴起率魏军先后攻占了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东南)、王城(今陕西大荔县一带)、元里(今陕西澄城县南)三城。秦简公七年(前408年),魏军又攻取了秦国的洛阴(今陕西大荔县西南)、合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阴晋(今陕西华县东)等地。由此,秦国的河西之地全部归魏所有,秦军唯有退守洛水,在洛水西岸修筑重泉城(今陕西蒲城县东南),沿洛水西岸修筑防御工事,防止魏军的进攻。同年,魏文侯在秦河西之地置西河郡,命吴起为郡守。吴起便增修临晋、元里二城。次年,又筑洛阴、合阳二城,同时,沿洛水东岸也修筑长城,南端越过渭水与阴晋相连,北端到达雕阴城(今陕西甘泉县南)以西与秦军对持。由此,魏将秦国压制在洛水以西达八十余年,不能东进中原一步。吴起治军严明,又在西河郡推行魏国新政,使秦民减轻了税负和徭役,因此,吴起受到了秦民的拥戴,魏军在河西站稳了脚跟。

    此时,秦国时刻都受到魏国的威胁,秦简公不得不进行一些改革。秦简公六年(前409年),为了加强防御,令吏始带剑。秦简公七年(前408年),实行“初租禾”。所谓“初租苗”,就是按照土地所有者所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征收农作物的事物税。这项制度的实施,实际上就是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的私有化,受到了地主和自耕农的拥护。

    魏文侯在摆平了秦国后,便命乐羊率领魏军越赵国境,攻击中山国。周烈王二十年(前406年)灭中山国。周烈王二十一年(前505年),齐国田悼子死,田氏内乱,公孙会以廪丘降赵。齐田布率齐军围之。魏文侯乘势联合赵、韩两国进攻齐国,破齐军于廪丘(今山东郓城县西北),得车二千,得尸三万。当年齐宣公病故,在位五十一年,世子姜贷立,是为齐康公,同时,田和子立。次年(前404年),魏、赵、韩继续攻齐,直攻入齐长城。

    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烈王正式命魏、赵、韩“三晋”为诸侯后,“三晋”的力量更加强大,直接对秦国构成威胁。秦简公虽有复仇雪耻的心理,但自知力量衰弱,不能与“三晋”抗衡,只有暗暗积蓄力量。

    周烈王二十四年(前402年),周烈王病故,太子姬骄立,是为周安王。周安王二年(前400年),秦简公在忧患之中病故,在位十五年,葬于秦僖公(即前秦惠公)西。大庶长菌改、大夫识、右主然等群臣拥立世子即位,是为秦惠公。

    秦惠公即位之后,魏国联合赵、韩两国攻楚,大败楚军,直攻至乘丘(今山东巨野县西南)而还。对于魏国的强大,秦惠公是无可奈何,只有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可是多年来依附秦国的繇诸人见秦国力衰弱,也开始脱离秦国自立,不断侵扰秦境,边民不得安宁,秦惠公便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庶长菌改说:“繇诸之乱,皆乌合之众不足虑也,派一旅之师便可定矣。”这时,大夫识、右主然二人皆出班请命愿率军平定繇诸之乱。秦惠公闻听心中欢喜,命大夫识为大将军,右主然为副将,率战车五百乘,三万兵士征讨繇诸。繇诸人哪里是秦军的对手,经过数月征战,繇诸人不得不降服于秦。大夫识与右主然率得胜之师返回雍都,秦惠公亲自迎于雍都郊外,厚赏出征将士。

    周安王六年(前396年),魏文侯病故,在位五十年,世子魏击立,是为魏武侯。魏武侯亦是雄才大略之君,周安王九年(前393年),兴兵伐郑。秦惠公觉得魏君新立,又兴兵伐郑,是夺取秦国昔日河西之地的极好时机,便命大夫识为大将军,右主然为副将,率秦军渡过洛水,突袭魏军,夺取汪邑(今陕西澄城县一带)。魏武侯闻知秦军夺取汪邑,便命西河郡守吴起为大将军,率魏军夺回汪邑。

    大夫识和右主然得知,吴起率魏军前来夺城,知吴起之厉害,不敢掉以轻心,全力守城,不与大战。吴起率魏军将汪邑围困后,便指挥魏军攻城。大夫识和右主然皆是秦国能征惯战的勇将,对汪邑严加防守,即便是吴起一时也是难以攻破。不觉两军大战一月有余,魏军损失惨重仍不能破城。吴起在大营中心中焦急,暗想:“大夫识与右主然果然是将才,非等闲之辈,如此强攻实难破之,唯有施妙计使其出城战之,方能取胜。”待再次攻城时,让兵士皆不奋力,现疲惫之状。大夫识见此,对右主然说:“魏军已疲,无力攻城矣,吾当出城击之。”右主然说:“将军勿急也,恐是吴起诱敌之策矣。”于是,大夫识命亲信改装打扮遣出城,前往魏军营地观之动静。一日之后,回来向大夫识报告说:“魏军已无力攻城,欲拔营撤兵而回之。”大夫识听罢心中欢喜,暗想:“吴起乃当今名将,若能乘其疲惫,偷袭魏军,擒拿吴起,这将是绝世之功也。”

    第二日,大夫识果然见魏军拔营欲退,岂能让其轻易逃脱,便点齐兵马出城追杀。右主然拦阻说:“将军不可轻易出战,其中必定有诈也。”大夫识却说:“吾观魏军已疲,若不出战,必逃之。将军可守城,吾率军战之。”右主然无奈只好任其行。

    吴起闻知,秦军主将大夫识亲率大军冲杀过来,暗自欢喜,也不与之力战,便率军退去。大夫识见魏军果然力弱,岂能将其放过,挥军追去。当追至二十余里时,吴起收拢魏军反身杀回,而一支魏军已截断秦军的归路。大夫识见被魏军夹在中间,才知中了吴起的诱敌之计,悔不听右主然的劝告。可是,事已至此,唯有拼死力战。很快秦军被杀得打败,大夫识拼力杀出重围,败回汪邑。右主然得知秦军大败,知汪邑不可守,便率秦军离开,前来接应大夫识,便一同渡过洛水,败回秦国境内。吴起见秦军已退回洛水,便收兵而回。

    秦惠公闻知大夫识大败而回,损失惨重,不由得大怒,欲加罪于大夫识,将其杀之。大庶长菌改劝谏说:“主公息怒。大夫识虽有败军辱将之罪,但情有可原,罪不至死也。吴起乃当世名将,文武全才,大夫识非其对手矣。当今魏强秦弱,正乃用人之时,可免其死罪,戴罪立功哉。”秦惠公见大庶长菌改为其说情,只好免其死罪,戴罪立功。

    此次东进,秦国是损失惨重,秦惠公不知该如何是好,便问大庶长菌改说:“如今魏强,东进不能,当如何?”大庶长菌改说:“今魏军强盛,吴起又善用兵,不可与之力战,唯有坚守洛水防线为上策也。”秦惠公无奈,只好传旨,命沿洛水西岸加强防御,以防魏军。

    魏武侯得知汪邑之战,吴起大败秦军,知此败后秦不敢轻易东进,便开始准备联合赵、韩两国共同伐楚。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魏武侯命吴起为大将军,联合赵、韩两国大举进攻楚国。楚悼王闻报“三晋”合兵攻楚,大惊失色连忙派遣楚军迎敌。可是“三晋”联军很快就攻至大梁、榆关,两军相持战事紧迫。楚悼王自知楚军难以取胜,心中焦躁不安。战事发展果然不出所料,“三晋”联军很快攻破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榆关(今河南中牟县西南),再轻取襄陵(今河南睢县一带),一路势如破竹,直向楚国腹地挺进。楚国上下一片惊恐,楚悼王已是无计可施,便遣使向‘三晋’求和,而吴起有灭楚之意,拒不退兵。这时,大夫屈宜臼向楚悼王献策说:“当今之势,楚危在旦夕,唯有仿昔日昭王故事,遣使厚贿于秦,求其相助焉。”楚悼王无可奈何,只好遣屈宜臼为使,携带厚礼入秦求助。

    秦惠公见楚使到来,送上如此厚礼,心中欢喜,本来就有联楚以拒“三晋”之意,便应允必助之。于是,召集大庶长菌改等群臣商议救楚之策。大庶长菌改说:“当今以‘三晋’之强,不可入楚与之力战。秦与‘三晋’乃水土相连,可择一弱势之国而攻之。夺其地则归秦,‘三晋’危之,必会回兵救之,楚危可解也。”秦惠公听罢点头称是。这时,大夫识说:“臣以为,‘三晋’为韩弱之,当兴师伐韩,以夺其地,补秦河西之损也。”秦惠公觉得二人所言甚是有理,便命大庶长菌改为大将军,大夫识为副将,右主然为先锋,兴师伐韩。

    此时的韩军主力皆与魏、赵攻楚,国内空虚,对秦军的突然袭击又未加防备;而秦军皆欲报汪邑之耻,便拿韩出气,各个奋勇向前。再则,秦军先锋右主然是秦国的能征惯战,智勇双全之将,一路上所向披靡,连取韩六邑。韩烈侯闻知韩军大败,只好一面命韩军退守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一面遣使入楚,调集韩军回援。吴起闻之韩烈侯遣使求救,知韩国危,“三晋”联军不能在楚久留,便撤军返回救韩。

    宜阳乃大县,又是韩昔日都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大庶长菌改见久攻不下,唯恐“三晋”兵马归来断其后路,不敢久留于韩地,便撤军归秦。秦惠公闻知秦军得胜而归,心中欢喜,厚赏出征将士。楚悼王对秦惠公能出兵相救,也是感激涕零。

    秦此次助楚伐韩,虽说获利匪浅,但也触怒了韩、魏两国。韩烈侯觉得以韩之力难以敌秦,便遣使联魏伐秦,欲夺回失地。魏武侯正怒秦助楚,也有意伐秦,于是,秦惠公十年(前390年),再次命吴起为大将军,率魏军助韩伐秦,攻至武城(今陕西华县东)。此时秦军已有所准备,大夫识与右主然为将,坚守武城不战。吴起指挥魏、韩兵马攻打一月有余,损失甚重,亦不能破之。

    而此时,齐国却乘魏、韩与秦大战于武城之机,兴兵攻打魏新夺取的襄陵。魏武侯见两面受敌,只好传旨,命吴起放弃对武城的进攻。因此,武城一战,秦与魏、韩战了个平手,未分胜负。秦惠公为了加强对魏、韩的防御,当年在陕地(今河南陕县一带)置县。

    秦惠公十一年(前389年),秦惠公觉得,魏正与齐大战于襄陵无暇西顾,魏河西守军甚少,便乘此时机,以顷国之兵,与魏大战,意欲夺回河西之地。首战之地便选在魏之阴晋(今陕西华阴市一带)。这时因为,秦军在武城驻有重兵,距离阴晋最近,再征调兵马皆聚集于武城,突袭可破之,然后再夺取河西之地。魏西河郡守吴起,闻知秦意欲夺取阴晋,深知如此战略要地,岂能轻易丢失。可是,河西魏军甚微,主力正在与齐国力战,一时无法调回,便一面遣兵士向魏武侯告急,一面将河西各处兵马五万余,皆集聚于阴晋,抗击秦军。

    秦惠公征调秦军兵马近五十万之众,皆聚集于武城,已有必胜把握,便自己亲征,命大庶长菌改为大将军,大夫识与右主然为副将,杀往魏之阴晋。

    吴起见秦军兵马铺天盖地的杀来,已是有所准备,传令各处兵士坚守不战。秦惠公来到阴晋,便调集兵马,排兵布阵准备与魏军大战一场,可是,魏军却闭门不战,便指挥秦军攻城。虽然秦、魏两军兵力悬殊,但阴晋乃战略要地,城高墙厚,又是在吴起多年的经营下,岂能轻易攻破。当魏武侯接到阴晋危机的告急,也已是无兵可调,又恐阴晋有失,便亲率宫内亲兵数千,前往阴晋助战,犒赏魏军将士。魏军见魏武侯率领宫中侍卫亲临阴晋慰问将士,使魏军将士的士气更加高昂。

    吴起见秦军连连进攻,已有月余,锐气已挫,便寻时机,打开城门,杀出城去。魏军是各个奋勇,以一当十,杀了个秦军措手不及,将秦军杀得大败。秦惠公见秦军已是溃不成军,只好与众将率败兵逃回武城坚守。此次,秦、魏阴晋之战,秦国是大伤元气,再也无力与魏抗衡,国势更加衰弱。

    秦国的衰败,不但受到大国的轻视,就连当初用厚礼行贿于秦的蜀国,也不愿意再臣服于秦。当秦、魏于阴晋大战之时,便叛秦攻取秦之南郑。秦惠公闻报大怒说:“以‘三晋’之强,败寡人于阴晋可也。而弱小之蜀,亦如此轻视寡人,岂能容之乎?”便召大庶长菌改商议兴兵伐蜀,将其灭之。大庶长菌改见秦惠公如此之怒便劝谏说:“主公息怒。蜀之患不足虑也,所虑者,魏之患也。”秦惠公闻听说:“若依爱卿之言当如何?”菌改说:“臣以为,可遣重兵,以大夫识为将,戍守武城,防魏;以右主然为将兴师伐蜀,取南郑也。”秦惠公便依菌改之意,遣大夫识防魏,命右主然伐蜀。

    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右主然奉旨点起战车五百乘,兵士二万伐蜀,直奔南郑而去。在南郑城外二十里外安营扎寨。蜀国之君以为秦国新败于魏,士气低落,并不把秦军放在眼里,见秦军到来便开城门迎战。右主然见此,却紧闭营门,并不急于与蜀军大战。蜀君见秦军如此胆怯,更不把秦军放在眼里。第二日,竟率兵来到秦营挑战。右主然亲率一部将士开营门迎战。蜀君驱战车向前,右主然亦驱战车挥戈迎战。二人在两军阵前大战二十余和,右主然便有些力不能支,败退下来。蜀君见右主然如此不堪一击,岂能轻易放过,驱战车紧追不舍。右主然并没有退回大营,而是绕大营而过,又退至一山后,便反身杀回。二人车马相迎,兵器相碰,厮杀在一起,大战七八回合。蜀君已是筋疲力尽,这才知道右主然的厉害,便率蜀军败退下来,力图退守南郑城。可是,还没等退至南郑城,就有兵士来报,秦军已经攻占了南郑城。蜀君闻听大惊失色,无奈只好夺路逃回蜀地。

    而此时的魏武侯闻知,秦兴兵伐蜀,心中暗喜,便召吴起商议伐秦之事。吴起来到宫中,魏武侯说:“秦兴兵伐蜀,东界兵弱。秦虽有阴晋之败,但武城未失也。寡人以为,武城不取,终是魏之后患矣。不知将军以为如何?”吴起说:“主公所言不错。不过,秦以重兵戍守,不以重兵攻之,武城难取也。”魏武侯点头说:“就依将军所言,以重兵取之。”于是,吴起奉旨,率十万兵马,战车千乘,杀奔秦国,连取数邑,直奔武城。

    秦大夫识奉命戍守武城,是处处小心,不敢大意。当闻知吴起果然率大军伐秦,已近武城,深知吴起之厉害,便命将士各尽其职,严加防守,不许出战。当吴起率魏军来到城下挑战,大夫识是紧闭城门不战,吴起便指挥魏军攻城。魏军连攻二十余日,损失甚重,仍是难以攻破城池。吴起知秦军准备充分,即使强攻亦难破之,唯有另想他策。可是,吴起再想施诱敌之计,使大夫识出城迎战,已不能行。武城久攻不破,心中焦急。不久,吴起发现,每当攻城的间隙期间,武城的西城门便有少数庶民百姓,出出入入为其家中补充些食物,觉得是个破城的极好时机,心中暗喜。于是,便命自己的二十几名亲兵,扮作秦民分批混入城中,待到深夜之时作为内应,以火光为号,全力破城。武城的秦军虽然对出入西门的秦民严加盘查,可是,秦、晋之民,无大区别,如何能辨别清楚,那些假扮秦民的晋兵,大都顺利入城。

    此时的吴起已在城外,派兵部将只等火光一起,指挥全军奋力攻城。带到深夜之时,大夫识疲倦以极,刚刚入睡,便被兵士唤醒报告说:“在东城门一带发现有生人走动,不知何人?”大夫识立即传令,凡有嫌疑之人一律抓捕。可是,就在兵士奉令抓捕之时,已经晚矣。那些晋兵已乘秦兵不备,夺取东门,放火为号,吴起已亲率魏军攻入东门。秦军将士见魏军突然如潮水一般涌入城内,措不及防,被杀得大败,四散奔逃。大夫识见城门已破,便收拢败兵奋力抵抗。尽管大夫识勇猛善战,但终究架不住魏军之众,又有吴起为将,各个以一当十,将其围在核心,最后是身负重伤,力不能支,被魏军擒获。

    武城失守的消息,很快传到雍都,秦惠公闻报大惊失色,便一面命大庶长菌改为将率军迎敌,以防魏军深入腹地;一面遣使前往南郑召右主然回军增援。

    右主然夺回南郑之后,正准备进攻蜀国内地将其灭掉。突然接到秦惠公旨意:“武城已失,秦国危矣,当速速回军,以阻魏军哉!”右主然看罢,亦大惊,不敢耽搁,立即放弃灭蜀的计划,率军返回。吴起夺取武城之后,亦不敢轻易进攻秦国腹地,唯坚守武城。

    武城一战,秦军损失甚重,此后,更是无力与魏抗衡。秦惠公受到的打击最大,心情郁闷,本来就体弱多病,受此打击,便一病不起。

    欲知秦惠公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org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