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误惹春潮 故事新编 棺材铺之诡事录 犯浑 洪门传说:斩妖除魔之路 暴富很难?我的娱乐公司通女儿国 退婚?好啊,我要把你家买下来 这本书的名字叫:空
有句话叫做:“机遇与风险并存。”只要创业,就有风险,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社会三阶层创业时是如何看待风险和面对风险的。
基层社会永远给自己留足退路。
其实在这个商机瞬息万变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创业的机会。我们也看到有许多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人,所以基层社会是有很多机会创业的。但是基层社会有一个致命伤,就是永远给自己留足退路,他们往往不会辞掉当下的工作,而利用业余时间去创业,他们心里在想:“如果创业不成功,起码还能维持现状。”在这里我要说一句,创业可以成功也可以不成功,但是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方式只能选择一种。要么你选择当老板,要么你选择打工。一个人如果选择给人打工,你就老老实实打工,兴许哪天老板高兴了提拔你一下,给你个小官当,你就成了一个高级打工仔,这听起来虽然不太好听,但是许多人的生涯规划就是要做一个高级打工仔,比如职业经理人就是在扮演这种角色。
但是,一个人如果创业前给自己留足退路,他一遇到挫折就要想退回来,这对于创业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就看到许多人虽然什么生意都涉及过,但是没有一样能干成,原因就是他给自己留足了退路。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人,他是一个工人,但是他对各行各种生意好像都很懂,他会说出一大堆的道理,但是这些道理都在反复论证着一个观点:“世间万事不可行。”这样的人也许是好意,他是怕朋友去创业不成功,但是这样的人恰恰在扼杀对方的梦想。我们不怕恶意的诋毁,因为这样更能激发我们的斗志。但是我们怕善意的扼杀,基层社会的梦想就是被这些人一个个的扼杀掉了。所以我们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敬而远之,他们在用自己的失败来扼杀别人的梦想,这种做法无异于在传播瘟疫。
给自己留退路的行为还有一个致命伤:就是常常搞不清自己的定位。一个打工者不可能有老板的心态,一个老板也不可能用打工者的思维模式想问题。一个人如果一边打工一边做老板,那除非这个人有精神分裂症,否则根本做不到
。因为打工和做老板不只是定位不同这么简单,更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打工者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而做老板必须要惕厉自省,与时俱进;打工者不负责任,只领工资,而老板必须自负盈亏;打工者偷懒耍滑,必须有人监督,而老板必须自觉主动,否则企业必被市场所淘汰;打工者不学无术,整日牢骚满腹,老板必须随时学习,大胆创新。如此截然相反的价值观怎么能融合到同一个人的身上?所以许多基层社会的人创业不成功是必然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当老板的意识,他们只是想找一个比工资收入更高的生意,而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位到老板的角色,所以不能以经营者的眼光看问题,永远都是那么鼠目寸光,所以不能把握机遇,也不能避免危机,结果自然是必败无疑。
所以我奉劝那些基层社会的人,如果你只是想多赚点钱,要么就把自己的专业钻研的深一些,和领导的关系搞得好一些,争取升职。要么就换一个高薪的地方,千万别去创业。如果你要创业,就好好的思考一下人生,无论今后成功失败,都要和打工者的生活方式一刀两断,学会用老板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这样你去创业才有成功的希望。所以基层社会想成功,必须要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
中层社会主动破釜沉舟,或者被逼上梁山。
其实很大一部分创业成功的中层社会,都来自基层社会。他们往往没有退路,不是打工没人要,就是被企业开革掉,许多都是生活所迫,逼着他们必须把自己当做老板,他们为了生存去摸索,去开拓,虽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至今还在贫困线上挣扎,但是毕竟也有许多人成功了。也有一些中层社会是有理想的,决心和打工者的生活方式说拜拜,于是断然辞职,下海经商,这类人往往成功率很高,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有当老板的理念,他们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到老板的生活方式,所以老板的思维模式、眼光、格局和定位他们一开始就有,所以他们就更容易成功。
所以中层社会创业有两种,一种是主动的,一种是被动的。我举个例子:这就好像一个小
鸡要破壳一样,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挣脱出来才更有利于生存,要想战胜对手,首先要战胜自己。如果靠外力打破蛋壳,要么太早,导致没发育好就被夭折。要么太晚,等到打开了也小鸡也被饿死了。所以靠被动和推动的人是很难成就大事的。外界只能创造成功的条件,而内心给自己的定位,才是决定你是否能够成功的因素。所以所有的外力,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激发你的内在的潜力。
高层社会用学习来规避风险。
其实高层社会的创业理念是先胜而后求战的,这一点也只有高层社会才能做到,而且也只有高层社会可以打着工去创业,因为高层社会不注重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那只是他维持生计的一种方法。他虽然在打工,但是思维早就是天马行空,高层社会会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来充实自己,一旦觉得有胜算了,便可以放手一搏。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一脉相承,何等的博大精深!只要读懂历史就能把握未来,所以高层社会是非常注重学习的。其实说到底,要想创业成功依靠的还是观念,无论是先辞职到市场中打拼摸索,还是辞职前发奋学习,都是在做经验的积累。只不过前者不爱读书,所以只能用自己的失败来换取经验,后者善于学习,可以用古人或者当今的案例来获得经验。也只有了解更多的经验和规律,再从中悟出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更有胜算,而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仅仅靠自己误打误撞是得不到太多感悟的,有时候自己遭受惨败得来了一个经验,可是一翻书,这个经验却在某年的老黄历中早提到了,所以有句话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而基层社会不爱读书,所以只能先去打拼。中层社会又偏偏喜欢生搬教条而不注重感悟,所以读再多书也很难走出自己的路子,所以我们不但要多读书,而且要善于读书,一本书读下来要有所感悟才算是开卷有益。如果读书不悟书,那只能是走马观花,浪费时间而已。
所以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善于读书,善于学习。善于学习者可以积累经验,可以掌握方法,可以提升格局,更可以规避风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