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穿书后,我成了疯批反派的小太阳 凤烨三界 仙途逆世:邬季传奇 小可怜斩断亲缘后,全族慌了 东方魂穿楼兰 神话从宝莲灯开始 天灵根都换给你了,还委屈什么 玄幻:我怎么就成了绝世高人?
东瀛人所指便是日本,而“东瀛”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秦朝,当年亦有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药,派御医徐福率领三千童男女自山东沿海东渡的记载。
而今不论是在中国亦或日本均留下了徐福的传说,自后三国、晋、隋、唐、宋皆有来中国学习交流的东瀛人。
元朝在灭了南宋之后,忽必烈先后于(1274)年和(1281)年两次对日本海上用兵,使自历代以来一直密切友好的两国关系由此交恶,日本对中国的态度由先前的敬仰崇拜转为敌视。
蒙古入侵也间接引发了日本国内的危机,随着镰仓幕府灭亡,大量武士沦为浪人,其中一大部分成为倭寇,勾结中国海盗和不法商人流窜到东南沿海劫掠作乱,成为明代东南海上一大祸害。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迫切与日本恢复邦交,一大原因也是希望两国携手消除“倭乱”,维护东亚海域的和平与稳定。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派杨载携诏书出使日本,通告洪武登基的消息,同时谴责倭寇骚扰我东南沿海,命日方严加取缔并早来称臣朝贡,否则将出师讨伐云云,口气相当强硬。
由于朱元璋对当时日本国情缺乏了解,此次遣使遭到了重大挫折。而正是两国互不了解,日本又正处南北朝混乱时期,朱元璋充满威胁一味的诏谕唤起了日本人的同仇敌忾,以为又是一次“元寇袭来”的前奏。
执掌九州十年之久军势方炽的怀良亲王对朱元璋的诏谕嗤之以鼻,囚禁了杨载、吴文华等使臣,更斩杀了五名随员。
早在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打进京都的足利尊氏废黜了后醍醐天皇,另立天皇,自任征夷大将军,设幕府于京都。
后醍醐天皇南逃吉野,建立朝廷,史称南朝,在京都的朝廷被称为北朝。后醍醐天皇为了恢复王权,推翻幕府,派他的儿子在九州设征西府。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北朝统一日本。朱元璋一直不曾放弃招降的决心,终经努力怀良亲王对明朝的态度有所转变,其后派遣僧人祖来赴明奉表称臣,进贡马匹和方物,并送还被倭寇掳掠的浙江沿海百姓七十余人。
明面上两国虽关系密切,但时有“倭人”扰乱等事情发生。北朝统一,南朝的武士、政客和浪人失去了依托,于是流落海上,盘踞海岛,当看到了大明王朝物资丰饶,人杰地灵后企图抢夺大明资源。
是以,山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带均有“倭人”烧杀抢掠等地方滋扰之事,他们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不时侵扰中国沿海,造成日渐炽盛的倭患,期间日本与大明沿海地带的官兵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碰撞。
而统一了日本的足利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也想肃清南朝的残余势力,打击海上盗贼,同时也想发展与明朝的贸易,获取丰厚的利益,于是,两国恢复了关系。
明成祖时,双方建立了勘合贸易关系,明朝给予足利幕府贸易凭证,即勘合,日本方面凭勘合来中国进贡,进行贸易。
明朝发展与日本的关系,主要是为了消除倭寇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扰,足利幕府也积极剿捕倭寇。
在“足利义满”死后,其子“足利义持”改变政策,双方勘合贸易中断,日本也不再剿捕倭寇,“足利义满”时期稍有收敛的倭寇劫掠又在中国沿海一带蔓延开来。
其后,在“足利义教”时期,中日勘合贸易又得以恢复。成化三年,即日本应仁元年(1467)年,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足利幕府衰弱,勘合贸易制度遭到破坏,一些守护大名为了争得与明朝贸易的权力,抢夺勘合,没有贸易勘合的大名便进行海盗活动。
明嘉靖以后,中日勘合贸易完全断绝,倭寇侵扰日益严重。明初,由于国力强盛,重视海防措施,因此倭寇未能酿成大患。
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倭寇气焰便日益嚣张。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倭寇侵扰浙江台州的桃渚村,杀人放火,掘坟挖墓,甚至把婴儿束在竿上,用开水浇,看着婴心啼哭,拍手叫好。
倭寇的罪行,给大明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至嘉靖时期,随着东南沿海一带商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沿海一带个人经营的海上贸易也十分活跃。
一些海商大贾、浙闽大姓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和“番舶夷商”相互贩卖货物,他们成群分党,形成海上武装走私集团,有的甚至亡命海外,勾结日本各岛的倭寇,于沿海劫掠。
这些海盗商人如王直、徐海等,与倭寇勾结,使得倭患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同时一些明朝官僚也与这些寇盗建立了联系。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朝派朱绔巡抚浙江,兼提督福建军务,朱绔到任后,封锁海面,击杀了通倭的李光头等九十六人。
朱绔的海禁触犯了通倭的官僚、豪富的利益,他们指使在朝的官僚攻击朱绔,结果朱绔被诬蔑被迫自杀。
从此巡视大臣不在设置,朝中朝外也不敢再提海禁之事。倭寇更加猖獗起来。倭寇的滔天罪行,给大明沿海地带的百姓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
被激愤的百姓纷纷组织起来,进行抗倭的自卫斗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再次入侵,南汇县、闵电等地募集千余人抗倭。
同年倭寇进犯松江,营州商贩孙镗,资助军饷,还派人回家乡动员子侄前来参加抗倭斗争。当时有“吴中倚镗若长城”的说法。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由苗、汉、壮、瑶等各组百姓组成的抗倭军队,在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嘉兴北)大破倭寇,斩敌两千人,这是嘉靖年间抗倭斗争中的一次巨大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以来,此为战功第一。”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进犯定海,城中居民誓死抵抗,倭寇转攻长乐,城墙崩坏几十米,居民数千人列栅拒战,拼死防守。同年,倭寇袭击扬州,各地来扬州经商的商人数百人参加守城作战,郜姓商人射死倭寇首领,扬州城得以保全。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了戚继光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他们依靠人民的力量,在抗倭斗争中屡建战功,终于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明朝近200年的倭患,也至此宣告结束。
而据个人观点,二战时期日本侵略除了看重中国,国土广袤,物资富饶之外,可能也介于两国有数百年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