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退婚?好啊,我要把你家买下来 误惹春潮 棺材铺之诡事录 犯浑 暴富很难?我的娱乐公司通女儿国 这本书的名字叫:空 洪门传说:斩妖除魔之路 故事新编
赞皇历史</br> [转载]赞皇历史(2013-03-17 08:53:53)
转载▼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赞皇历史 作者:碧溪杰杰
周
周穆王三十四年(前943年)穆王西征犬戎,取其五王,迁其于太原,东巡经境内至房子。【鳳\/凰\/ 更新快请搜索】登巑山-驻跸坛山。
周景王十八年(前527年)晋伐鲜虞,赞皇地属鲜虞。
周敬王三十一年(前489年)晋灭鲜虞,赞皇属晋地。
周安王二十五年(前377年)赵伐中原,与中山战于房子。
周赧王十年(前305年)赵攻中山,中山献四邑请和。
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赵灭中山,房子属赵地,
秦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圄,分全国为36郡,房子地属邯郸郡,后改隶恒山郡,赞皇地域属之。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出巡,历房子。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l月,韩信、张耳东下井陉攻赵、背水一战,大破赵军,擒李左车,继而在济(氵+氐)水(今槐河)斩杀陈余。
12月,韩信兵屯境内济河之阳(今回车村一带),建李左车城,并向李左车询问攻克燕齐之策。
更始7年(23年)冬,刘秀自蓟走信都,发兵攻击中山、卢奴,真定、元氏、房子皆被攻克。
东晋
成和二年(327年)始设赵郡于房子。
南北朝
东魏武定=年(544年)l1月29日,葬东魏司空李希宗于邢郭村。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葬李希礼(北齐太常少卿)于邢郭李氏茔。
隋
开皇元年(581年)官府征境内丁夫数百名赴山西宁武、神池一带修筑长城。
开皇三年(583年)在济河之阳(今嘉应寺村北)建嘉应寺院。
开皇六年(586年)赞皇镇筑土城,以槐河水环绕为池(护城河)。
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房子置赞皇县,属赵郡。
仁寿元年一四年(e01-604年)在县东南五里石臼山之南麓建造学宫。
大业三年(607年)发河北十余郡丁男凿太行山通驰道。
唐 武德元年(618年)改赵郡为赵州,治所迁柏乡,赞皇为其属县。
武德五年(622年)赵州更名栾州,赞皇属之。
贞观元年(627年)赵州复名栾州,治所平棘(今赵县)。
天宝八年(749年)在嘉应寺院内建石塔及经幢。
大历十二年(777年)十二月,恒州、定州大地震,束鹿、宁晋地裂数丈,沙石随水流出平地,房倒屋塌。震及赞皇。
兴元元年(784年)秋,蝗飞晦天蔽野,稼禾大受其害。
元和元年(806年)李绛入阁拜相。
元和二年(807年)李吉甫入相,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元和六年(811年)李吉甫完成《元和郡县图志》撰写。
大和七年(833年)李德裕拜相。
大和九年(835年)李德裕被诬,贬袁州长史。
会昌元年(841年)李德裕再度为相。
会昌六年(846年)4月,李德裕罢相。847年贬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850年卒于任。
五代十国
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周德威屯驻赵州,梁军至柏乡,赵人告急。庄宗李存勖出走赞皇,与德威会于石桥,在距柏乡五里的滏阳河北营与梁军战,大破之。
后晋天福八年(943年)春夏大旱,秋冬复为水患,蝗虫作害,农民
饥饿。
后晋开运三年(946年)4月,大饥,民饿死者无数。
北宋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在县城西门外建法会寺。
嘉佑二年(1057年)在县城内建学宫(即文庙,在今人民礼堂处)。
嘉佑三年(1058年)于邢郭村建佛堂寺。
熙宁二年(1069年)嘉应寺改名为治平寺。
熙宁五年(1072年)赞皇县撤并高邑。
熙宁八年(1075年)8月28日,朝殿郎守殿中丞致仁骑都尉孟良葬于马村。
元佑元年(1086年)赞皇恢复县制。
宣和四年(1122年)10月,金军攻克赞皇县城。
南宋、金
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1128)2月,和州防御使马扩,拥立徽宗子信王榛为总制,于五马山筑寨抗金。宋以榛为河外兵马都元帅,两河响应。
4月,信王遣马扩到京都向高宗赵构奏请出兵。
l月,五马山寨义军为金将讹里朵击败,信王榛不知所终。
绍兴五年,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沙真等结聚在五马山车股寨继续抗金。
乾道九年,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建张楞玉泉寺。
绍熙二年,金明昌二年(1191年)重修治平寺。
嘉定十三年,金兴定四年(1220年)蒙古军入侵赞皇,被金军拒却;
嘉定十六年,金元光二年0223年)大名总管、宋将彭义斌收复真定,与史天泽率领的蒙古军大战于五马山。义斌势蹙,焚山自守。天泽以铁骑摧铎入,获义斌,斩之。
蒙古、元
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再并赞皇入高邑。
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忽必烈准太保赵良弼之奏请,再次恢复赞皇县建制。
至元九年(1272年)经略使赵良弼出使日本。
至元十六年(1279年)赵良弼捐资在赞皇广置学田,大办教育。
大德七年(1303年)2月,因欠收,民大饥。7月22日,地震。 8月,旱。诏户部发仓粟以赈饥民。是年,迁山西民三里(计户330,人口4000余)充实赞皇。
明
永乐二年(1404年)迂山西民充实赞皇。
永乐四年(1406年)8月,旱。诏户部发仓粟以赈饥民。是年,迁山西民三里(计户330,人口4000余)充实赞皇。
永乐十四年(1416年)再迁山西民以充实赞皇。
洪熙元年(1425年)官署在黄沙岭下设巡检司。
8月20日,洪熙帝颁昭褒奖交趾布政司右参政侯保(赞皇县人)。
景泰元年(1450年)重修太平、延康、永丰三城门,在县城中(今工商银行西侧)建谯楼。
成化七年(1471年)4月,雨雹,小麦、大麦俱受伤害,复大旱,粮价飞涨,斗粟竟值千文,百姓饿死和逃亡者甚众。
弘治七年(1494年)春3月,大疫流行,民死者无数。
弘治十四年(1501年)7月,河水泛滥,城郭街道水深丈余,淹死人畜不可胜计。膏腴之地皆成河滩,土地被冲没,但田赋不减,民甚苦之。
正德元年(1508年)6月,南京兵部尚书乔宇游蟑石岩。正德十年( 1515年)乔字复游嶂石岩,作《石佛寺记》文。
嘉靖六年(1527年)乔宇归故里,游嶂石岩纸糊套,改石佛寺为槐泉寺,并撰书《游槐泉寺记》。
嘉靖八年(1529年)6月,大旱。
8月,蝗飞蔽天。半月之后遍地蝻生,势如穴蚁,填壑塞巷,皎人衣物,五谷秸杆俱被食尽,就是大水、巨河也不能限制其活动。旬日之间,稼禾全被食尽。之后,又自相啖食。
是年,民大饥。
嘉靖九年(1530年)春,大疫,复遇旱荒。斗米价值**十文钱,民多流亡河南,饥饿而死者遍野都是。朝廷不能及时赈济,开始人食死者,继而杀食生者。幸而岁秋作物丰收,斗米降至三十文钱。农民生活始得好转。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县城南关筑城凿池,名下城。立东作、南讹、西成三城门。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大旱,蝗飞蔽天,流移载道。人多相食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重修石柱山天台寨。
隆庆元年(1567年)7月,裁黄沙岭巡检司。
隆庆二年(1568年)正月,地震。
是年县城建墩台九座.角楼四座,南讹门改称向明门。
隆庆三年(1569年)暴雨成灾,河水涨溢,城池、官舍坍塌殆尽:县署迁于民舍。
万历元(1573年)于太行山筑长城。
万历八年(1580年)纂修《赞皇县志》。
是年计户1815,人口20738。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直隶巡抚刘东星为兰州知州,殷世盛(赞皇县北清河村人)于赞皇县城大街建“龙章锡宠”坊。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3月,重修北水峪玉泉寺。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为赐进士、吏部文选司郎中胡来朝于赞皇县城大街建“荣沭恩纶”坊。
崇祯六年(1633年)左良玉败李自成于武安、涉县。李余部万人自河南太行马岭而来进攻赞皇县城,未克,被大名道卢象升追奔,在境内玉皇庙、许亭两战,李余部大败。
崇祯九年(1636年)清兵入喜峰口,陷昌平、安州(今高阳县东北)等十六城。赞皇县令刘贯弃城逃走。
是年,因国用不足,裁天下营兵。赞皇裁营兵400余名。这些被裁减的兵员得不到官府的妥善安置,又不能为农,遂聚于县西南纸糊套山,自号义军,掠有劫富。是年攻克县城。掳杀知县宋德成,放火烧毁县衙。之后,县府再次迁入民居。
崇祯十五年(1642年)困连年屡遭兵燹,杀伤颇多,又兼连岁饥荒,人相食,民逃亡,户口寥落。是年民由15里并为8里,户减少1308户,人口减少14693人。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戒攻克北京,畿南郡县悉置大顺令。大顺赞皇县令上任时间不足数日就弃城离走。
是年,山西民紫金粱、一顶奎、草上飞等率众共谋入京投奔闯王,至赞皇,闻自成败子山海关,遂聚结于赞之西山落草。
清
顺治四年(1647年)周山尹等掠赞皇县城,民人逃散,县令武光前被杀。后,周山尹等被官府招抚。
顺浩六年(1649年)知县祖龙重建县署。
康熙六年(1667年)蝗虫蔽天漫野,大伤稼禾,是年对农民减赋四分之一。
康熙七年(1668年)7月8日,暴雨如注,洪涛包漫山谷,飘没庐舍数以千计。大片农田被水冲沙压,槐河两岸桑田变为石滩。
康熙九年(1670年)除顺治九年至康熙7年(1652-1668年)沙压征粮地56顷60亩,免银837两余。
康熙十一年(1872年)10月,知县李同清,贡生白鹤标、张文东等纂编《赞皇县志》告成,并印刷成书。
康熙三十年(1691年)旱荒。
7月,大降冰雹。庄稼荡毁殆尽,秋无收成,百姓饥饿,到处都是逃荒的饥民。
是年,县内川房一带农民李廷臣、李斗、李星等,再举义旗,劫富掠有,大批饥民纷纷响应。他们以野草湾以西为根据地,队伍达万人之众。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李廷臣等劫唐山(今河北省隆尧县尧城镇)库。唐山县令奏予皇上,而后为直隶巡抚于成龙招抚。
是年,在王家坪立营设兵驻守。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王小峪村南修筑八里桥。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夏,6月、7月不降雨,斗米价格增至白银五钱,到处可见逃亡的人群,盗贼如风如狼。
雍正二年(1724年)6月,赞皇县改隶于正定府。
是年,邑入安(亻+思)、安佑弟兄同举进士第。
雍正三年(1725年)知县陈廷光、邑进士安(亻+思)、杜元麟、安佑等修《赞皇县志》。
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黄岗竹就文昌阁旧基创建复初书院。
乾隆六十年(1795年)划定书院官山四处,以出租收入补充书院经费。
嘉庆六年(1801年)大水为患,水冲沙压耕地188亩。是年豁免地银26两。
咸丰三年(1853年)7月,雨七昼夜,民舍坍塌无数。
9月,太平军至赵州、栾城,邑人惊惶,大半逃散,越数日始归。
咸丰四年(1854年)纸币在县内流通。
成丰七年(1857年)夏秋,飞蝗蔽日,蝻游城郭,蝗蝻成灾,作物大损,是岁大饥,行使铁钱。
成丰十年(1860年)赞皇第一个河北梆子剧社“千根八成班”建立。
同治二年(1863年)知县李传黻教新建县署大堂三楹,西院住房十一间,并修缮县署各处。
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石柱山白衣庵。
光绪二年(1876年)7月,知县史赓云,周晋堃、训导赵万泰等续修《赞皇县志》告成,几经周折,终于印刷成书。
光绻十一年(1885年)7月,知县周晋堃撰《禁山文记》,颁发《禁放山火约》。
是年,建立牛痘局,并始行种瘕预防天花。
光绪十六年(1890年)县令卢靖捐资购书万卷藏于文昌阁复初书院。
先绪三十年(1904年)兵丁,改办巡警,实行军营合一体制。是年,奉令举办学堂,在县城东石臼山学宫建初级师范学校,民国初迁城内。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邑人秦兆阶(北羊角村人)编成35000余言的《赞皇县乡土志》,但未印刷。
是年全县户10648,口57560,其中男31937,女25623。
是年市集五处:县城一、六集日,院头、蒲宏三、八集日,野草湾五、十集日,西阳泽四、九集日。
是年,小学发展到17所,其中高级小学堂l所,半日蒙养学堂所,初级小学堂15所。
7月,高邑县陈洛杰和赞皇寺僧永常,会集数百人约期起事,被官方侦知,陈洛杰、僧永常被害。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7月上旬,知县韩廷焕创立研究所,召集县内有识之士,共商县是。
是年学校:高等小学堂、初级师范学堂、半日蒙养学堂各1所,均在县城;初等小学堂15所,在县城2所,在村13所。
...